皇帝派下来的赈灾粮饷到达江南的时候,胡府的胡师爷第一时间就把这消息告诉了胡冠中。
消息传来的时候,对外称病的胡冠中正躲在自家的小阁楼上听小妾唱曲儿,可谓是春风得意。
前几天他收到了吕世奇送来的信,信上说林家弹劾的事情他已经帮自己处理好了,绝对不会捅到圣上那里去。
自此他便放了心,整日躲在家里头,也不出去理会外头处在水深火热中的百姓们。
那小妾一曲唱毕,端着酒杯倚靠在胡冠中的肩上,娇滴滴道:“老爷,喝酒。”
胡冠中就着那小妾的手喝了酒,就见她委屈巴巴地皱着眉,问道:“老爷,现下外头乱得很,粮食也是一日贵过一日,咱们家会不会也缺衣少粮的呀?”
胡冠中哪能让自己的新宠皱着眉,他大手一挥,满不在乎道:“美人别担心,咱们家粮食多的是,定能保证美人餐餐都是山珍海味。”
那小妾又问道:“那老爷可要出门去?我听说外头的水都没过了小腿,路上还有一堆脏东西,老爷若是出了门,岂不是很危险?”
胡冠中忽的大笑起来,搂着那小妾的肩,得意洋洋道:“美人放心,我怎么会去那种脏乱臭的地方?那都是些市井小民、臭鱼烂虾去的地方。”
“老爷我是谁?堂堂的江南节度使,我称病在家,谁还敢来找我不成?”
“外头的事,就让那些天生奴才命的人忙去吧……”
胡冠中说到一半,突然想起来林家人现在正在外头救治灾民,他桀桀地笑起来,满是恶意地说道:“最好雨再大点,能把林家那两个老东西冲走最好,也省得他们天天碍我的眼!”
那小妾见他对林家人这么不满,便顺着他的话,谄媚道:“老爷放心,那些同您作对的人,肯定都没有好下场的。”
“哈哈哈……”胡冠中对这新来的妾非常满意,正就着她的手喝第二杯酒的时候,就听得外头有小厮在说话,“老爷,胡师爷来了,说是有要是同您相商。”
胡冠中不耐烦道:“什么事啊?”
那小厮为难道:“这个他没说,只说在书房等老爷。”
胡冠中无奈,只能放开那小妾,整了整衣襟,抬脚往书房走去。
他一进书房,就听得胡师爷道:“大人,大喜啊!”
这胡师爷是他本家旁支的一个庶子,家道中落,又没中举,胡冠中见他有几分机灵才把人带在身边的。
现下他说大喜,难道真有什么不得了的喜事?
他施施然地坐到主位上,问道:“何喜之有啊?”
胡师爷道:“皇上派给江南地区的赈灾粮饷到了,最晚明日午时就会到咱们清河,届时以清河为中心下发粮饷。”
胡冠中一听粮饷到了,心思就活络开了。
胡师爷又道:“前些日子吕阁老来信,不是说端王对您很有意见,让您想法子补救吗?”
“您想想,端王若是起事,那最缺的会是什么?不就是粮食和钱财吗?”
“若是大人您从这批赈灾粮饷中留下一部分,献给端王,那他不就得对您另眼相看吗?等他成了事,您可就是头一份的功劳啊。”
胡师爷这话可谓是说道胡冠中心里去了。
这些天他也一直在想要怎么弥补自己在端王那里的印象,现在胡师爷这么说,也确实是一个极好的办法,只是……
胡师爷见胡冠中有些犹豫了,便知道他在想些什么,他压低声音道:“到时候老爷也可以自留一部分东西,剩下的再给端王送过去。”
克扣军饷这事胡冠中没少干,但那毕竟是太平盛世,克扣那点子军饷也饿不死人。
可如今是天灾,百姓们都指着那些赈灾粮救命,胡冠中便有些犹豫了。他确实很想克扣赈灾粮,可又总觉得就这么答应了不太好,便犹犹豫豫道:“那可是赈灾粮……”
胡师爷一听,心里不屑的很。
当初克扣军饷的时候你可没这么心慈手软,现如今在这里装什么慈悲?
他心里腹诽,面上却仍旧恭恭敬敬的,“赈灾粮又怎么了?您做了这么多年的江南节度使,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这点子钱就当是江南的百姓孝敬您的了。”
“更何况,咱们又不是真克扣了他们的。只是拿走一部分而已,我们还会用陈米补回来的啊。”
“这种时候,百姓们有吃的便要感恩戴德了,谁还会去管到底是陈米还是新米啊……”
胡冠中听到此处,心里总算是舒泰了,他道:“你让人盯着赈灾粮到清河的时间,然后派人去府衙说一声,就说我的病好了,明日就能去府衙中同他们商议治灾的事。”
胡师爷明白胡冠中这是答应了,心下一喜,自己又能从中获益了,道:“老爷放心,我已经派人盯着了。至于府衙那头,我亲自去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