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洪书记那句带着明显敲打意味的反问,刘葆亚心里猛地一沉。
他知道,再争辩下去,非但无法说服这位封疆大吏,反而会彻底激怒他,将彼此间原本尚可的关系推向僵局。在体制内,有时候“不说”比“说”更需要智慧。
强压下心头翻涌的不甘与失望,刘葆亚站起身,脸上努力维持着应有的恭敬,语气平静地说:“没有,洪书记,我只是觉得‘互联网经济发展’这个事情是个巨大的机遇,心里就有点着急。但是,现在想来,既然您和王省长都认为可以再关注一下,我想回去后再仔细研究研究。”
洪书记对他的突然“服软”似乎有些意外,但很快便恢复了常态,微微颔首:“嗯,葆亚同志,有想法是好的,但也要注意方式方法,团结好班子同志。”
“是,谢谢洪书记指点。”刘葆亚不再多言,礼貌地告辞退出了办公室。
门外,陆轩早已等候多时。
见刘市长出来,他立刻迎了上去,敏锐地察觉到刘市长眉宇间那抹难以化开的凝重,以及比进去时更显疲惫的神情。他知道,事情应该不太顺。
他没有多问,只是默默地接过刘市长手中的公文包,陪着他一路沉默地走下楼梯,走出省委大楼。
秋夜的凉意扑面而来,细雨早已停歇,但空气依旧潮湿清冷。
坐进车里,刘葆亚靠在椅背上,闭上双眼,久久没有说话。车内气氛压抑,只有引擎低沉的轰鸣声。陆轩知道,此刻的刘市长需要的不是安慰,而是安静。
车子驶入市区,斑斓的灯火映照在车窗上,飞速掠过。直到快到市政府家属院时,刘葆亚才缓缓睁开眼,望着窗外熟悉的景致,忽然开口,声音带着一丝沙哑:“陆轩,一会儿送我到楼下,你也别急着回去了。上去坐坐,陪我聊聊。”
这是刘市长第二次邀请陆轩去家里。陆轩能感受到这份信任的重量,立刻点头:“好的,刘市长。”
开门的是刘市长的妻子令霞。她脸上带着温婉的笑容,见到刘葆亚身后的陆轩,微微一愣,随即热情地招呼:“陆轩也来了,快请进。”
她接过刘市长的外套,轻声道:“今天晚上的小菜,你没回来,我一个人吃不完,给你留了两个,要不要再吃点?”
刘市长的脸上露出了喜色:“那是最好了。今天的晚饭,我和陆轩在食堂也吃得很潦草。我和陆轩喝两盅。”
令霞奇怪地看了一眼丈夫,平时刘葆亚回来可不会喝小酒,看来今天是遇上不开心的事情了,她很善解人意地说:“好啊,你们到餐厅开酒吧,我去把在锅里热着的菜拿出来,你们就可以喝了。”
刘葆亚疲惫的脸上终于露出一丝真切的笑意,对陆轩说:“看来今晚有口福了,令霞的拿手菜。”
没一会儿功夫,令霞就从厨房端出两个小碟,放在餐厅的小方桌上。一碟是色泽油亮、香气扑鼻的东坡肉,肉质酥烂,红润诱人;另一碟是清炒杭椒牛柳,牛柳滑嫩,杭椒微微有点发黄,大概是重新热过的原因,但看着依然让人食指大动。另外,她又去倒了一碟花生米。
这时候,刘葆亚已经从柜子里拿出一瓶白酒和三个小酒杯,斟酒。
“你们趁热吃吧。”
刘葆亚对自己的夫人说:“拿了三个杯子,你也一起,我们小酌一杯。”
令霞有些意外,但看到丈夫眼中难得的、希望家人陪伴的柔软,还是柔和地点点头:“好,我陪你们喝一点。”
温馨的灯光下,三人围坐。一口家常菜,一口微辣的酒液,驱散了秋夜的寒气以及从省委带回来的压抑。
刘葆亚没有多谈工作,只是问了几句令霞今天在单位、在家做的事情,气氛难得的轻松。陆轩也很自然地融入其中,感受着这位平日里雷厉风行的市长,在家中卸下盔甲后的温情一面。
几口酒下肚,令霞很识大体地站起身,笑道:“你们男人肯定还有正事要谈,光这两个菜不够。我记得冰箱里还有哈尔滨红肠,我去给你们切一盘来,正好下酒。”
说完,她便转身进了厨房,将空间留给了刘葆亚和陆轩。
厨房里传来细细的切菜声。
刘葆亚脸上的舒缓渐渐褪去,他抿了一口酒,看向陆轩,终于切入了正题,声音低沉:“你都看到了。桐书记反对,王省长不支持,现在连洪书记也……态度很明确了,要我们放一放。”他将三位领导的态度简单地向陆轩复述了一遍。
“三位主要领导都持保留意见,”刘葆亚叹了口气,眉头紧锁,“陆轩,你说,这条路我们是不是真的走不通了?难道真要像他们说的,停下来‘等一等’?”
陆轩理解刘市长的焦虑,谨慎地回应道:“刘市长,如果正面推进阻力太大,暂时放缓步伐,等待更合适的时机也不失为一种策略。硬碰硬,可能会适得其反。”
“等?等到什么时候?”刘葆亚放下酒杯,语气中带着不甘,“互联网经济的发展日新月异,等我们觉得‘时机成熟’了,恐怕连汤都喝不上了!这是我们必须抢抓的机遇,关乎临江、甚至江流省未来的经济格局!有些事可以等,但有些事,等不起啊!”
陆轩默然。
他深知刘市长说得在理,发展机遇转瞬即逝。可面对上层一致的阻力,又能怎么办呢?他的大脑飞速运转,试图从过往的经验和阅读中寻找破局之道。
就在这时,厨房里令霞切红肠那有节奏的“笃笃”声,仿佛敲击在他的思绪上。忽然间,两个熟悉的字眼如同黑暗中划过的闪电,猛地照亮了他的脑海——
试点!
对,就是“试点’!他想起曾经认真研读过的伟人选集,里面反复强调的一种方法论:当一项改革或新事物面临普遍质疑、无法全面铺开时,不要强行推进,也不要轻易放弃,而是选择一个小范围、具备代表性的地方进行“试点”。
通过试点,可以积累经验、摸索规律、做出成效、说服反对者,这也就是常说的“解剖麻雀”。一旦试点成功,就为全面推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水到渠成。
思路豁然开朗!陆轩眼中闪过兴奋的光芒,他身体微微前倾,语气带着发现新大陆般的激动:“刘市长,既然全面推动暂时行不通,我们能不能换个思路?不搞全市战略布局,而是先找一个区,比如江北区,作为我们临江市发展‘互联网经济’的试点?”
“试点?”刘葆亚微微一怔,重复着这个词。
“对,试点!我们临江市要把‘互联网经济’纳入经济发展的战略布局,必须桐书记同意。但是,江北区先搞起来就不需要桐书记同意,也不需要洪书记、王省长同意!”陆轩用力点头,思路越发清晰,“因为唐区长目前在主持工作,他肯定没有二话就会推进这项工作!我们在江北区集中资源和支持,大胆探索互联网经济的各种可能模式。把它当成一个‘试验田’,把所有可能遇到的问题、需要的配套、成功的模式,都在这个‘麻雀’身上搞清楚。这样一来,我们不需要得到省里和桐书记对全市战略的批准,只需要争取在江北区进行探索的许可,阻力会小很多。而且,一旦试点做出成绩,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到时候,事实胜于雄辩,谁还能反对?”
陆轩的话,如同在密不透风的墙上凿开了一个透光的洞口!
刘葆亚原本紧锁的眉头瞬间舒展开,眼中的阴霾被惊喜和明亮所取代。他猛地一拍大腿,发出“啪”的一声脆响,脸上绽放出许久未见、发自内心的笑容:“好!好一个‘试点’!好一个‘解剖麻雀’!陆轩,你这个点子太好了!哈哈,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啊!”
他兴奋地拿起酒瓶,亲自给陆轩斟满酒,又给自己倒上,端起酒杯:“来,为了这个‘试点’,我们必须干一杯!这下,我们知道接下来该怎么走了!”
就在这时,令霞端着切得薄厚均匀、色泽诱人的红肠走了出来,看到丈夫脸上重新焕发的神采,她也忍不住笑了起来:“什么事这么开心?看来陆轩又给你出了个好主意?”
刘葆亚朗声笑道:“没错!非常好的主意!令霞,你这红肠切得太是时候了,正好给我们庆祝!”令霞也笑着坐下来,给陆轩夹了几块红肠:“陆轩,尝一尝这红肠的味道。你总是给葆亚出谋划策,我们俩都要谢谢你!”
说着,刘市长、刘夫人一起端着酒杯敬陆轩,两人看陆轩的神情中都是欣赏和亲切。
小小的餐厅里,之前的郁闷一扫而空,充满了希望和暖意。窗外的夜色,似乎也不再那么沉重了。
与此同时,省委洪书记也给市委书记桐光辉去了电话,说了刘葆亚来过自己这里的情况。
“光辉同志,”洪书记的声音平稳中带着一丝威严,“刚才刘葆亚同志来我这里还是谈了他那个‘互联网经济’的想法。”
桐光辉在电话那头心头一紧,但语气依然保持镇定:“是,葆亚同志对这个事情很执着,我说过他很快就会来找您,今天果然就来了!”
“有想法是好的,但也要顾全大局。”洪书记淡淡道,“我已经明确告诉他,现阶段省里的重点是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不能好高骛远。你们临江市委要把握好方向。”
桐光辉立刻领会了洪书记的言外之意,连忙道:“感谢洪书记的指导,请您放心,我们临江市委一定坚决贯彻省委的决策部署。”
“嗯,”洪书记满意地应了一声,随即语气转为严肃,“光辉啊,还是要牢牢把发展指标放在心上。既然现在‘互联网经济’不考虑作为主要经济形态,那么房地产、外贸和传统制造业这块一定要抓紧、抓牢、抓出效果来。今年全省GDP要在全国领跑,你们临江要做出应有的贡献。”
“是是是,”桐光辉连声应道,“我们一定全力以赴,绝不给全省拖后腿。房地产方面,我们正在规划几个重点片区开发;外贸这块,目前来看形势良好,我们再加一把劲,刺激一下;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方案也已经上报省里了……”
听着桐光辉如数家珍般地汇报着各项工作,洪书记的语气缓和了些:“好,你有数就行。葆亚同志那边,你要做好工作,班子要团结,但方向一定要把稳。”
“明白,请您放心。”桐光辉郑重承诺。
放下电话,桐光辉缓缓靠在那张宽大的真皮座椅上,嘴角不由自主地扬起一抹难以察觉的弧度。
他站起身,在铺着厚地毯的办公室里踱了几步,最终停在窗前,俯瞰着临江市的繁华夜景。房间的灯光洒在他略显发福的脸上,那双精明的眼睛里闪烁着胜利者的光芒。
“刘葆亚啊刘葆亚,”他在心里默默想着,“你到底还是外来户,以为有了新思路就能另起炉灶?在临江,还轮不到你来定思路、定调子!”
想到刘葆亚在洪书记那里碰了一鼻子灰的样子,桐光辉不禁感到一阵快意。
这个姑苏来的市长自从上任以来,就处处想要展现自己的“新思维”,动不动就要搞什么“创新突破”,全然不顾及临江现有的发展格局。
“互联网经济?”桐光辉轻哼一声,“虚无缥缈的东西,也敢拿来和实实在在房产、外贸、基建的GDP相提并论?!”
他走回办公桌前,拿起一份关于临江市前两个季度经济运行情况的报告,满意地看着上面稳步增长的数据。这些都是在他主导下的成果,是实实在在的政绩。
“想要绕过我,直接去找省里支持?”桐光辉冷笑,“你想都不要想!”
他按了一下呼叫铃,秘书应声而入。
“通知下去,后天上午九点召开市委常委扩大会议,研究部署下一阶段经济工作。”桐光辉恢复了一贯的威严表情,“特别强调,要聚焦房产、外贸、基建、传统产业提升,确保完成全年经济增长目标。”
“是,书记。”秘书恭敬地记录后退了出去。
桐光辉重新坐下,心情舒畅地端起茶杯抿了一口。打压刘葆亚的“互联网经济”构想,不仅仅是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更是因为他真心认为那是一条歧路。在他看来,房地产、外贸和制造业才是临江经济发展的根本,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实在在的东西。
次日清晨,阳光透过市政府办公室的窗户,洒在刘葆亚和陆轩的身上。
“刘市长,唐区长到了。”陆轩轻声提醒。
“请他进来。”刘葆亚从文件中抬起头来,脸上看不出昨夜的阴霾。
江北区长唐山河大步走进办公室,这个四十多、五十不到的中年干部精神抖擞,一身深色夹克显得干练利落。
“市长,您找我?”唐山河声音洪亮。
刘葆亚示意他坐下,开门见山:“山河同志,今天找你来,是想商量一个事。关于发展‘互联网经济’,市里有些不同意见,但我觉得这是个方向,不能因为暂时的不理解就放弃。”
唐山河坐直了身体,认真倾听。
“所以我想,既然全市层面推动有困难,不如在你们江北区先搞个试点。”刘葆亚目光炯炯地看着唐山河,“集中力量,在江北打造一个互联网经济集聚区,摸索经验,做出样板。你觉得怎么样?”
唐山河几乎没有思考,立刻表态:“刘市长,这个想法太好了!我们江北区坚决支持,也完全有能力承担这个试点任务!”
他向前倾了倾身子,语气热切,“不瞒您说,刘市长,我早就觉得互联网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我们区里其实已经有一些自发形成的互联网创业团队,只是缺乏系统性的引导和支持。如果市里能够给予政策倾斜,我们有信心在短时间内做出成绩!”
刘葆亚满意地点点头,看向陆轩:“山河同志这个劲头很足。”
陆轩笑着接话:“唐区长一向敢闯敢干。”
“刘市长,您放心,”唐山河继续道,“我们江北区一定把这个试点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来抓。我回去就和班子成员合力,研究制定具体方案,争取尽快启动。”
刘葆亚站起身,走到挂在墙上的临江市地图前,指着江北区的位置:“就在这里,划出一片区域,集中发展互联网经济。政策上,我这个市长能给予的支持,我都给;具体推进,就看你们的了。”
“是,把互联网经济发展起来,我们东部新城的平台就有了真正的产业依托!”唐山河也站起来,语气坚定。
送走唐山河后,刘葆亚站在窗前,望着外面车水马龙的街道,对陆轩说:“等江北区的互联网经济搞出了特色,搞出了成绩,要在全市推开,应该也就没那么难了!”
陆轩点头:“只要试点成功,事实胜于雄辩。到时候,其他县区也会自发跟着干,桐书记想要阻止,恐怕都没有那么容易了!”
阳光正好,透过玻璃窗,在办公室里投下明亮的光斑。
当天,陆轩又给韩博打了个电话,说了刘市长去市委书记、省长和省委书记那里争取,但都没有得到支持,因此想了一个办法,退而求其次,想要在江北区先搞一个试点,先做出成绩来,让大家看到,为全市推进“互联网经济”的发展趟出一条路来。
韩博听后,道:“我知道了,能先试点也不错。这事,我也会报告给向阳省长。”
第二天,韩博又给陆轩回了个电话,说:“向阳省长给了你们很高的评价,原话是‘互联网经济是新事物,然而我们领导干部中有很多人比较保守,主要是新事物的产生,总是会挑战他们的既得利益。你们受到了重重的阻力,却用试点的办法应对,我认为这是非常可行的,是勇气和智慧的体现。预祝你们的试点取得成效,我也会一直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