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常委会的会议室里,气氛庄重而凝滞。
椭圆形的红木会议桌旁,十位常委依次落座。市委书记桐光辉面南而坐,在临江市,这是至尊无上的位置。左手边是市长刘葆亚,右手边是副书记严良刚,其余常委按排序就座。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茶香和烟草气息,但更浓的是一种无声的角力感。
桐光辉首先讲话,他声音洪亮,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今天这个会,主要是为咱们临江接下来一年的经济发展定调子、把方向。我认为,还是要坚持我们一贯的、也是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路子——扎扎实实搞实体经济!重点就是房地产、外贸出口、基础设施建设和传统制造业的升级改造。这四大板块,是咱们临江经济的压舱石,必须牢牢抓住,不能有丝毫动摇!”
他环视众人,目光锐利:“现在外面有些声音,搞什么虚头巴脑的‘互联网经济’,听起来高大上,实际上呢?空中楼阁!我们临江不搞那些花架子,要的是实实在在的GDP,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税收和就业!”
严良刚立刻附和:“桐书记的指示非常及时,非常正确!我们必须保持战略定力,不能人云亦云,被一些新概念迷惑了方向。房地产和基建拉动经济立竿见影,外贸和制造业是我们的家底,这四个轮子一起转,临江的经济大盘就稳如泰山!”
常务副市长汪中平、政法委书记姚宝国、秘书长毕欢喜、军分区政委胡亚洲纷纷点头表示同意。
桐光辉满意地看着这一幕,正准备进行下一项议题。
“桐书记,各位常委,”刘葆亚开口了,声音平和清晰,“我完全赞同桐书记提出的聚焦实体经济的方向。这是我们的根基,绝不能放松。”
他话锋一转,继续说道:“不过,我在想,我们在筑牢根基的同时,是不是也可以允许基层进行一些有益的、可控的探索?比如说,江北区最近有一些关于发展‘互联网经济’的想法,主要是想借助新的技术手段为传统产业赋能,激发一些民间创业活力。我觉得,在不占用市里主要资源、不影响大局的前提下,是否可以允许江北区在自己权限范围内,搞一个小范围的试点?也算是一种补充和探索。”
会议室里瞬间安静下来。
桐光辉脸上的笑容淡了下去,眼神微冷。严良刚则微微眯起了眼睛,看向刘葆亚的目光带着审视。
秦君越作为列席记录人员坐在后排,心里咯噔一下,暗骂刘葆亚果然不死心,竟然在常委会上直接提出来了!他紧张地看向桐光辉。
桐光辉沉默了几秒才缓缓开口,语气听不出喜怒:“葆亚同志,你的探索精神是好的。但是,我们要明确主次。现在市里的重心很明确,就是四大板块。你说的这个‘互联网经济’,概念很模糊,风险不可控。把有限的精力分散到这种不确定的事情上,是否合适?”
严良刚马上接话,语气带着嘲讽:“刘市长,您这个提议有点突然啊。现在从上到下都强调稳中求进,我们临江的发展势头很好,何必节外生枝?万一试点搞砸了,成了烂摊子,谁来收场?岂不是给人看笑话?”
刘葆亚似乎早有准备,神色不变,语气反而更加诚恳:“桐书记,良刚同志,我理解你们的顾虑。所以我强调,这只是江北区层面的试点,市里不主导、不倾斜资源,更不会影响我们既定的四大板块发展。说白了,就是给基层一点探索的空间,成功了固然好,就算不成功,也在可控范围内,积累点经验教训。我们临江的发展既需要稳扎稳打,也需要一点‘敢为人先’的尝试精神嘛。我恳请各位常委,就当是给江北区一个‘政策上的包容’,允许他们试一试。”
他这番以退为进的话,说得滴水不漏,既没有挑战桐光辉的权威,又为江北区争取了空间。他把请求放得很低,只是“允许尝试”和“给予包容”,让桐光辉很难直接以“一把手”的权威强行否决一个区长权限内的探索。
桐光辉的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显然在权衡。他原本准备了一套说辞,如果刘葆亚强硬要求将“互联网经济”提升到市级战略,他可以借此大加批驳,甚至敲打刘葆亚。可现在刘葆亚姿态放得这么低,只要求包容一个区级试点,他如果断然拒绝,反而显得自己缺乏容人之量,打压基层积极性。
严良刚也皱起了眉头,看向桐光辉,等待他的决断。
会场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这时,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谈升华清了清嗓子,开口了。他的发言让所有人都有些意外:“我觉得葆亚市长的提议,有点……有点过于理想化了。”
刘葆亚目光微动看向谈升华,眼神平静。
谈升华继续说道,“我们现在宣传工作的重心,是为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鼓劲。桐书记确定的四大板块就是我们当前最大的中心工作。如果另外搞一个什么‘互联网经济’试点,哪怕是区级的,也会分散宣传资源,甚至可能造成舆论上的混淆。我觉得,还是应该集中力量,打好四大板块的攻坚战、宣传战!”
他这番话,看似是从宣传工作角度提出实际困难,实则明确站队桐光辉,反对试点。
桐光辉看了谈升华一眼,眼神略微缓和,轻轻点了点头。
严良刚心里却闪过一丝疑虑。会前他和桐光辉还怀疑谈升华可能是那个向刘葆亚透露“内幕”的人,可现在谈升华的表现分明是坚定地站在他们这边。难道怀疑错了?他的目光不由扫向了组织部长江夏风。
刘葆亚对谈升华的反对并不意外,他只是淡淡笑了笑,没有反驳,依旧看着桐光辉。
桐光辉沉吟片刻,终于做出了决定。他不能显得太霸道,但必须牢牢掌控主导权。
“好吧,”桐光辉开口,语气带着一丝勉为其难的意味,“既然葆亚同志坚持,而且也只是在江北区层面试点,不占用市里资源。那么,原则上我可以同意江北区进行探索。”
刘葆亚脸上露出适当的感激之色:“谢谢桐书记。”
“但是!”桐光辉语气陡然加重,目光扫过全场,最后落在刘葆亚身上,“我有言在先!第一,市里不会给任何特殊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第二,试点的一切后果由江北区自行承担,出了问题,唐山河负全责!第三,试点工作不能干扰、影响市里确定的四大板块发展大局。否则,随时叫停!”
这三条,如同三道紧箍咒,牢牢限制住了试点的空间和可能性。
刘葆亚面色不变,平静地点点头:“好的,桐书记,我们一定严格遵守这三条原则。”
他心里清楚,能在桐光辉的强势主导下撕开这样一道口子,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有了这个“原则上同意”,江北区的试点就有了合法性,至于后面的困难,再想办法克服。
桐光辉嗯了一声,不再看刘葆亚,转向下一个议题。
列席会议的秦君越低着头,快速记录着,心里却翻江倒海。他没想到刘葆亚会用这种方式破局,更没想到桐书记竟然会同意!虽然限制很多,但毕竟江北区有了名正言顺折腾的理由。他暗暗咬牙,决定以后要更加紧盯江北区的一举一动,只要一有纰漏,便立刻向桐书记汇报,把这个试点掐死在摇篮里!
常委会继续进行,但气氛明显变得更加微妙。
在讨论干部议题时,桐光辉特意点了组织部长江夏风的名:“夏风部长,对于干部的使用和考察,组织部要旗帜鲜明地为市委的中心工作服务,不能模棱两可,更不能骑墙!”
江夏风扶了扶眼镜,不卑不亢地回答:“桐书记,组织部一直严格按照《干部任用条例》和市委的决策部署开展工作。我们考察干部,主要看其德能勤绩廉,看其是否有利于临江发展大局。具体的用人方案我们会提出来,最终由常委会集体决定。这符合组织原则和议事规则。”
他这话说得四平八稳,无可指摘,但明显没有像谈升华那样急切表忠心。
桐光辉眼底闪过一丝不悦,但没再说什么。严良刚看在眼里,心里对江夏风的怀疑又加深了一层。看来,这个江夏风才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对象。
常委会在一种表面和谐、内里紧绷的气氛中结束了。
刘葆亚回到办公室,立刻给唐山河打了个电话,只说了简短的几个字:“原则同意,我们要抓住这个机会。”唐山河没有多说,只是道:“是,刘市长。”
电话那头的唐山河,握着手机,深深吸了一口气。他明白,真正的挑战现在才刚刚开始。他和刘市长,将要在一片有限的天地里,闯出一条新路,而周围,不知有多少双眼睛在等着看他们摔跤。
陆轩得知常委会的结果后,站在办公室窗前,望着楼下熙熙攘攘的城市。限制很多,压力很大,但他的眼神却愈发坚定。
“试点……终于开始了。”他低声自语,嘴角勾起一抹挑战者的微笑,“那就让我们,用事实来说话吧。”
市委常委会上,关于江北区作为“互联网经济试点”终于确定下来。当天晚上,陆轩很兴奋,给卿飞虹去了电话,把市委常委会上的这一决定对卿飞虹说了,并且希望卿飞虹大力支持唐山河。
卿飞虹听后道:“你放心吧,我肯定会支持唐区长!”
陆轩想,卿飞虹既然如此说,肯定就没什么好担心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