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胜利用揶揄的语气说道:“尽管我知道闵子由是本地干部,但不能因为他是本地干部就不能对自己都承认自触犯刑律的干部不作纪律追究吧?”
他接着说道:“下面我再把海安市公安局包括庞世铎在内的九个警察的案子介绍一下。
九人不包括够不上追究刑事责任的那个派出所长。
海安市公安局在打击走私当中查到了一个以海潮大酒店老板卢万财为主要犯罪嫌疑人的特大走私犯罪团伙。这个犯罪团伙的重要保护人和犯罪主犯嫌疑人就是海安市公安局副局长庞世铎。
本来公安机关掌握的庞世铎的问题并不大,省纪委书记办公会决定对他停职审查。我与海安市纪委书记和公安局李中华局长与他谈话。
他在现场竟然拔枪指向了海安市纪委书记,而且他拔出的不是公安局给他的配枪,而是一把纯金打造的手枪,另外备用弹夹和十六发子弹的弹壳也是纯金打造,仅手枪的枪身就是用三百多克黄金打造。
是我亲手从他手里缴获了这把黄金手枪。
国内没有这样的手枪。
他当场承认这把手枪是一个叫郑文如的走私团伙头子专门给他在国外定制的。
这一把手枪的黄金价值就达几十万,他又持枪威协市纪委书记,再加上私藏枪支,仅这一把枪上面他就涉嫌犯了三宗罪。
他分管缉私工作,这次受到处理的七名公安干警全是缉私警察,被他安排保护卢万财的走私行为。
至于那个车管所长,卢万财走私的汽车由他负责挂牌,还参与走私车的利润分配。
胡省長说李中华同志是排斥异己。这样的异己不仅他要排斥,我们的干部队伍,我们的公安队伍也要清除。”
胡文轩并不知道他所说的这些人涉案内情,也是听了别人这几天在他耳边常叨叨省纪委和海安市公安局才来的领导专查本地干部,他自认为是本地干部的核心,对这两个人便产生的排斥心理,说话有些口不择言,现在被周胜利抓住连续反击,根本无法还口。
周胜利发言结束后,他才说道:“周胜利同志曲解了我的话意,我并没有针对你与李中华同志之意。”
周胜利当然不承认自己曲解他的话意,“我们纪委处理干部只看法律条文规定,不看他是哪里的干部。”
常务副省長齐广安从心里认为周胜利说得在理,但自己也是政府这边的,这个时候与胡文轩对着干,政府那边的工作得不到胡文轩的支持,好多事就不好办,发言中来了个两不得罪,“我还没有考虑成熟。”
省军区政委季丙轮发言很干脆,但也显现出了他的智慧,“我认为李中华同志进入海安市wei常委领导班子对工作有利。”
至于本地干部和外地干部的事,他一字不说。
海安市wei书记时立强是主导上报李中华为市wei常委的,没有想到胡省長又节外生枝,弄出来个本地干部和外地干部之分,宁可得罪省長也不能自己否定自己,“我们市wei是从工作角度考虑才上报李中华同志进常委班子的。”
政法委书记兼公安廳长吴佩启说:“全省市地的公安局长多数是市wei常委,还有几个是副市长,李中华同志是省公安廳的副廳长,进常委班子应该没有问题。”
宣传部長郑美艳和秘书长王在军没有听到书记陈宏达的态度,也没有作出明确的静态。他们两个在常委会上的意见始终与陈宏达保持一致。
陈宏达本来认为李中华作为省公安廳副廳长任海安市的常委只不过是个走过场的事,所以没有提出自己的观点就让党委们表态发言。
他没有想到这件事竟然遭到胡文轩和刘新武的强硬抵制,把主题强拉到本地干部与外地干部的对立上。仇世好虽然没有像胡文轩那样语气强硬,但并没有往同意李中华任常委的方向引导。
幸好周胜利的排名靠前,点出了会议的主要议题,把受到处理的几名干部的问题向所有常委作了通报,使后面发言的人没有再离题。
他在心里数算了一下,坚定同意李中华进市wei常委班子的有四人,明确反对的有三人,没有观点的有三人。
常委班子十一个人,加上陈宏达,同意李中华进常委的有五人,投票时是五票,三个没有明确观点的人当中至少得有一人同意,这个议题才能通过。
陈宏达发表了他的意见,“我的意见是李中华同志可以而且必须进市wei常委班子,以前没有进是他在调动时东蒙省按照省公安廳副廳长考察的。各市的公安局长都进了常委或者政府领导班子,唯独只有副廳长没有进班子,让我们吴廳长的面子放哪里放呀。
我听了各位的意见不统一,那就实行民主集中制,举手通过。”
他指示担任会议记录的秘书长王在军,“记录时把同意、弃权和不同意的人名都写清楚,以备后查。”
“同意李中华同志任海安市wei常委的请举手、”
举手的有陈宏达、周胜利、季丙轮、时立强、郑美艳、吴佩启和王在军,一共有六票。
不同意的有胡文轩、刘新武、仇世好三票。
弃权的有齐广安一票。
投票结果是六票同意,票数过半,李中华任海安市wei常委的议题获得通过。
陈宏达有了周胜利这个强有力的支持者,不再像以前那样一味韬光养晦,在做这个议题的总结时说道:“我们在座的都是省一级的领导干部,带领着几千万人奋斗,因此我们要有远大的政治眼光,大的政治格局。
刚才周胜利同志的发言当中有些话说得很到家,我们处理哪些人,不处理哪些人,不是看他是哪里的人,而是看他违反了党纪政纪和国家法律的哪一条。
同样,作为领导干部,尤其高级领导干部,在评判受到处理的人受到的处理是否公正时,不要像市井闲人那样传播他是哪里的人,是谁的人,而是把他的问题与国家的法律相对照,与纪律规定相对照,有意无意间作了调拨离间的小人。”
听着陈宏达的发言,胡文轩的脸一阵青一阵紫,他懊悔自己这几天接受的外地人整本地人的信息太多,会议发言的确有失一省之长的风度。
(衷心感谢书友V关 注fread-com、书友LihuQ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