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皇宫内。
几名大臣正苦苦劝说刘协放手一搏,让他率领御林军从皇宫向丞相府发起冲击,并从内部打开城门,好放城外的各路世家兵马进城。
这些世家包括李氏、钟氏、杨氏、袁氏、孔氏等,皆是之前参与起兵攻打许昌的家族。
他们深知,如今若再不奋力一搏,可就真的没机会了,满门抄斩、株连九族几乎已成定局,此时不如拼上一拼!
万一成功了,说不定能青史留名,家族也能更进一步。
救驾勤王,这可是头等大功!
要是此事能成,他们家族再延续个几百年想必不成问题,真正做到与国同休戚。
然而,所有人心里都清楚,曹操既然敢把年后算账这种事公开,就表明他根本不惧怕有人造反。
但如今箭在弦上,各世家已没有其他选择。
杨祁抚着一把花白的胡子,手持笏板,躬身道:“陛下,我大汉四百多年的基业,绝不能任由曹贼窃取啊!”
“如今我等家族即便拼得粉身碎骨,也一定要复兴汉室正统!”
“还请陛下御驾亲征,统领御林军杀出宫城。”
“陛下乃大汉天子,众将士必定不敢对陛下不利,如此一路畅行,打开许昌城门,大事便可告成,汉室就能复兴啊!”
刘协一脸满不在乎,慵懒地瘫坐在龙椅上,随手拿起一块果脯丢进嘴里,仿佛没听见几人说话。
你们说你们的,朕吃朕的。
领御林军杀出去?
你们听听自己说的都是什么话?!
在这皇宫里,除了朕自己,朕身边的妃子,伺候朕的太监宫女,说不定都是曹操的人。
甚至连仅有的三百御林军及统领,都是曹操安排过来的。
这三百御林军,刘协说话未必管用,但李玄机说话那是绝对好使!
因为这三百御林军都是从退休的三大营老兵中挑选出来的。
他们在皇宫里吃皇粮,享受优厚的退休待遇。
别看这些老兵年纪大了,可战斗力个个凶悍,都是身经百战之人,不说人人都有百人斩的战绩,起码也是十人斩起步。
所以,这三百御林军就是硬拼三千精锐,也不在话下。
曹操虽然瞧不上刘协,但毕竟刘协顶着大汉皇帝的名头,该给他的待遇一样也不会少。
总的来说,御林军战斗力强,也听从指挥,能做到令行禁止,只是……
御林军听从的不是刘协的令,而是李玄机的令。
要是刘协想带着御林军冲击城门,他这边刚下命令,下一秒就得被“请”回皇宫。
而且刘协本性不坏,但绝非一个合格的皇帝。
或者说,刘协的性格注定他无法成为力挽狂澜的中兴之帝。
想要在王朝大厦将倾之际扭转乾坤,必须要有拿自己性命做赌注的勇气!
而刘协恰恰缺少这样的勇气。
如果刘协生在和平盛世,大概率能成为贤君,要是再遇上几个能臣良将,成为一代圣君也不是没可能。
但这可是群星璀璨的汉末!
能在这个时代站稳脚跟的,不把自己的命押上去,连入局的资格都没有!
曹操的性格特点,在他的后代曹髦身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曹髦谨遵前人教诲,一心想成为贤明之君。
“朕安可坐受废辱,当与卿自出讨之!”
曹髦,这位后世多数人不太了解的魏国天子,是曹操的玄孙,也是三国时期最具风骨的皇帝之一。
尽管大家心里都明白所谓的君权神授不过如此,但谁也不敢去戳破这层窗户纸。
因为一旦君权神授的神圣性崩塌,世家代天牧民的权力也就成了笑话。
在曹髦执政时期,司马家已彻底完成权力僭越,将曹髦完全架空。
曹髦仅有的三位“心腹”近臣,两个是内鬼,一个是墙头草。
即便身处如此绝境,明知成功无望,曹髦还是选择走上街头,拼死一搏,用自己的鲜血,扯下了君权神授的遮羞布。
堂堂天子,死了就死了,和普通人没什么两样。
皇帝被当街刺杀,在司马昭之前,那可是闻所未闻的事。
司马家开创了得位不正、乱臣贼子的先河。
而司马家也因当街弑君,埋下了沉重的祸根。
正所谓有样学样。
司马家能杀皇帝然后登上皇位,那别人为什么不行?
我的剑也未尝不利!
这样的念头,在不少人脑海中闪过。
也就是说,如果刘协之前能有曹髦那种不惜以命相搏、让司马家难堪的勇气,曹操或许也会安心做个周公。
可惜,刘协没有。
就算刘协现在真的御驾亲征,曹操也会顾念大汉四百年的辉煌历史,也不会对他怎样,更不可能当街弑君。
毕竟一旦开了这个头,后续的麻烦可就大了。
皇帝,这个所谓的天子将会彻底被拉下神坛。
其实大家心里都清楚,什么君权神授都是假的,要是真有这回事,刘协至于如此吗?
这所谓的“神”到底有多大含金量,就得重新考量了。
即便如此,像李玄机这种胆大包天,敢在皇宫里与皇后私通的人,目前也不想戳破这层窗户纸。
因为好不容易积攒了足够的家底,有了统一大汉、再次开疆拓土的机会。
一旦让君权神授失去神圣性,野心家就会层出不穷。
老百姓往往没有自己的主见,一旦形成野心勃勃的社会风气,再想恢复安定,不知要耗费几百年时间。
有人说“拳头大才是硬道理”?
这话对,也不对。
一个人再强大,总会有更强的人出现,而且俗话说得好,蚁多咬死象。
英雄,是无法造时势的。
就像李玄机,即便有系统助力,修为分分钟都在提升,可他依旧在为曹老板效力。
因为吕布就是前车之鉴。
当年的吕布,可是明面上修为第一的强者,最后还不是死在乱刀之下。
所以李玄机才不会傻到自己出头,他必须确保整个大汉社会一致对外发展,而不是再次陷入无休止的内耗。
看到刘协完全没有拼死一搏的想法,几个老头眼中满是苦涩。
难道,真的只能坐等抄家灭族的悲惨结局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