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
这是何物?
众人皆是头一回听闻,不多时,便闻到一阵淡淡的香气。
紧接着,只见一名士兵端着一盘红薯缓步走来。
那红薯外皮呈红色,一道道裂纹中不断冒出热气,模样颇为奇特。
刘协望着冒着热气的红薯,面露疑惑,“齐公,这便是红薯?能吃吗?”
“自然能吃!”
李玄机顾不得什么君臣之礼,拿起一根红薯,掰成两半,剥了皮便放入口中。
虽说不是那种甘甜的口感,但淀粉含量十足,吃起来倒也别有一番风味,关键是饱腹感很强。
“这红薯不仅能吃,还可当作主粮。”
刘协顿时来了兴致,拿起另一半红薯,也准备剥皮品尝。
“陛下,还是让人先试毒吧!”耿纪赶忙上前阻拦。
“齐公不会害朕!”
刘协并不在意,要是李玄机想害他,哪用得着下毒?
更何况,若有毒,李玄机刚才吃的那一半不也有毒吗?
红薯一入口,刘协便觉香糯可口,没一会儿就吃完了半个,明显感觉肚子饱了。
这么容易就吃饱,看来真能当作主粮。
荀彧和程昱见他们吃得这般香甜,自己还没尝过,也忍不住拿起一根红薯。
片刻之后,二人满足地微微眯起了眼睛。
荀彧满意地拍了拍手,“这红薯味道不错,越吃越香,确实能做主粮!”
此前,他还不太相信红薯能让人填饱肚子,如今亲自尝过,不由得赞不绝口。
“这红薯,着实不错啊!”程昱也连连点头。
听到这话,其他人再也按捺不住,纷纷拿起红薯品尝起来。
刚一入口,他们便发现,这看似平常的红薯,吃起来却香甜无比,口感绝佳。
崔笑愚和耿纪也被红薯的美味征服,几下就把手中的红薯吃完了。
“齐公,这红薯是从哪里来的?以前怎么从未见过呢?”刘协忍不住发问。
“这是臣从瀚国所得,据估算,产量应该不低。任俊,红薯的亩产有多少?”
任俊拱手答道:“大约八石。”
“你说什么?”刘协惊讶地站起身来。
八石左右,这是什么概念?
刚才那稻谷晒干后亩产也就三石上下,已算是高产了。
而这红薯的产量竟达八石,简直超乎他们的想象。
李玄机略显失望地摇了摇头,“八石?还是有些少啊!”
在后世,经过不断改良的红薯品种,亩产可达两三千斤。
所以在李玄机看来,这种远古品种的红薯,亩产理应在一千斤以上,不过或许是首次种植,经验欠缺,导致产量低了些。
“这还少?”
耿纪大为惊讶,很快又神色凝重,“齐公,你该不会是虚报产量吧?要知道,欺君之罪可不是小事。”
即便真的是欺君之罪,刘协也不敢多说什么。
“你们若不信,可以去那边看看。”
说着,李玄机随意指了个方向。
耿纪确实不太相信,便亲自过去查看。
当他看到农民把红薯藤拔起,带出一大串大小不一的红薯时,才意识到亩产八石或许并非虚报。
看着眼前的红薯,他难以想象这里的产量究竟能有多高。
“好了,你们也看得差不多了,来人,送陛下回宫!”
今日过后,高产作物的消息就会快速传播开来,他的目的也就达成了。
而这些人对他来说也就没那么重要了,当下便开始赶人。
临走前,刘协很想带几百斤红薯回宫,犹豫了许久,终究不好意思开口,最后只能恋恋不舍地离去。
……
“毅卿,用红薯作主粮,确实比喝粥强多了,更能让人吃饱。”
荀彧一边吃着红薯,一边说道:“红薯产量不低,若能推广开来,天下或许真的就不会缺粮了。”
如今,许多穷苦百姓每日只能靠喝粥勉强填饱肚子,而红薯的出现,很可能改变这一现状。
李玄机笑着说:“还不止如此,红薯的吃法多种多样,比如可用来煮粥等等。”
“要是红薯吃不完,还能用来喂猪、喂鸡。要是舍不得,还能做成红薯粉,用来做烙饼、面条都很合适。”
“红薯藤也能当作牲畜的饲料,一些较嫩的红薯叶子,摘回去炒一炒,味道也挺不错。”
程昱听着不禁有些馋了,“红薯真有你说的那么好?”
李玄机解释道:“那是当然!”
“你们想想,有了红薯和占城稻,主粮就不愁了,用多余的红薯喂养牲畜,日后普通百姓也能吃上肉了。”
“百姓生活富裕,体质强壮起来,咱们汉人,也就不用再惧怕那些强壮的外族胡人。”
如此一想,荀彧和程昱觉得很有道理。
没想到粮食的改变,竟能带来这么多积极的变化。
李玄机接着说道:“粮食产量增加,粮价自然就会降低,地价也会跟着下降。我们正好借此机会收回大量土地,这不是一举两得吗?”
荀彧思索良久,却摇头说道:“不对啊,谷贱伤农!”
这一说法,最早出自《汉书》,描述的是一种特殊的经济现象。
在丰收的年份,农民的收入反而会减少。
如今红薯和占城稻一同推广,粮价下降,短期内农民能吃饱饭,但从长远来看,问题可不小。
粮食问题涉及经济领域,很多时候,经济的变动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牵一发而动全身。
产量提高虽是好事,但也可能导致其他方面的不足,尤其是在粮食出口困难的情况下,弊端就会显现出来。
程昱问道:“毅卿,你应该有应对的办法吧?”
“还真有!”
李玄机确实考虑过这方面的问题。
“我们可以适当地限制粮食种植。农民们发现丰收反而对自己不利,应该会主动减产,将多余的土地用于种植其他能增加财富的作物,或者发展牲畜养殖,甚至投身商业。后期,我还打算推动粮食出口。”
这番话,荀彧和程昱只听懂了一半。
荀彧问道:“何为出口?”
“出口就是把粮食卖到其他国家。不过,按照目前的交通运输条件,实施起来比较困难。”
“总之,就是要发展种植业以外的其他产业。之后,我会制定一份完整的政令,你们看过就明白了。”
“当下最重要的是,趁着粮价暴跌,先购入一批粮食,同时从世家手中抢夺土地。”
听到这话,荀彧便放心了。
李玄机笑了笑,“我们先回去吧。”
于是,三人跟随刘协的队伍,一同回到了许都城。
……
第二天,崔笑愚履行承诺,答应了李玄机的要求。
李玄机也让人把崔珏带到那座学院附近。
此时的崔珏,早已没了往日公子哥的派头,脸肿得青一块紫一块,人也消瘦了许多,崔笑愚看在眼里,心疼不已。
“崔大人,地契带来了吗?”李玄机笑着问道。
“给他!”
崔笑愚冷哼一声,交出地契,这才顺利把崔珏带走。
看到儿子被折磨成这般模样,他赶忙带着崔珏回去,并请来了全城最好的大夫。
虽说此次博弈让儿子遭了罪,但崔笑愚对李玄机的痛恨,已然深入骨髓。
总之,他发誓一定要想办法对付李玄机。
不是你死,就是我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