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着陈越讲油纸伞的制作工序,一点都没有感觉无聊。
雨伞一步步发展到今天的样子,油纸伞是绝不可能略过的话题。
随着雨伞的样式越来越多,油纸伞的受欢迎程度大不如前。
像陈越后面说的黄布伞和黑布伞,渐渐的替代了油纸伞。
陈越接着说道:“在我很小的时候,家里只有两把油纸伞。
一把是父亲的,伞面宽大,伞骨粗壮。另一把是母亲的,伞面稍小,伞柄上缠着一圈红布条。
每逢下雨天,父母便撑着伞出门干活,我和弟弟就趴在窗台上,眼巴巴地望着他们的背影在雨幕中渐渐模糊。
那时的我们总盼着自己能有一把属于自己的伞,不必再在放学时因为没有伞而躲在教室等雨停,或是顶着书包在雨中狂奔。
上小学三年级时,母亲用攒了半年的布票,给我买了一把黄布伞。
伞面是明黄色的,伞骨是细细的竹条,伞柄是光滑的木棍。
我珍爱极了这把伞,每天上学都要把它擦得干干净净,小心翼翼地放进书包。
有一次下雨,同桌小美没有带伞,我便邀她和我共撑一把伞。
两个人挤在小小的伞下,肩膀挨着肩膀,听着雨水打在伞面上的“噼啪”声,心里却暖暖的。
那把黄布伞陪伴了我整个小学时光,直到伞布破了洞,伞骨断了几根,母亲才又给我换了一把黑布伞。”
听到这观众们终于忍不住了,在弹幕上不停发表言论。
“拿到新伞就跟小美一起打,你这小伙子很争气啊,这波新伞立大功了。”
“虽然故事里的小孩,没伞的时候听着有点可怜,只能等雨停或者淋雨跑,但是后面有伞了直接跟小美一起走,确实有点难绷。”
“看的出来这小孩很珍惜雨伞,每天还得擦的干干净净放书包里,这也是他能用一整个小学时光的原因。”
“拿着新伞跟小美一起打,心里就暖暖的,小伙汁很棒棒哟。”
“……”
陈越说道:“初中时,班里有个同学带来一把自动伞。
只要轻轻一按按钮,伞就会“唰”地一下撑 开,引得全班同学都围过来看热闹。
那是我第一次见到自动伞,心里说不出的羡慕。
回家后,我跟母亲提起这事,母亲叹了口气说:“自动伞太贵了,等你考上高中,妈一定给你买一把。”
为了这把自动伞,我学习更加努力,终于在考上县城的高中时,母亲咬咬牙,给我买了一把蓝色的自动伞。
伞面是防水的尼龙布,伞骨是不锈钢的,伞柄上还有一个精致的小装饰。
我捧着这把伞,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参加工作后,我离开了家乡,来到了大城市。
这里的伞种类繁多,花色各异:有折叠伞、太阳伞、防紫外线伞,还有各种广告伞。
曾经梦寐以求的自动伞,如今早已成为寻常之物。
我也不再像小时候那样珍爱一把伞,常常是随手拿一把伞出门,用完后随手一放,丢了也不觉得可惜。”
随着年龄逐渐长大,小时候珍惜的雨伞也变得不再重要。
听着故事里的主角慢慢长大,从小时候盼望拥有一把雨伞。
母亲攒了半年的布票,买了一把黄布伞。
小心翼翼的用了好几年,才出现了损坏。
到初中见到了新颖的自动伞,为了能得到新伞努力考上了高中。
直到工作后,对雨伞的新奇感渐渐消失。
观众们表示非常理解,忍不住跟着一起感慨。
儿时喜欢的东西,现在放在眼前也不再有吸引力了。
“有一次,我在商场里看到一把精美的油纸伞,伞面上画着山水花鸟,伞柄是雕花的竹木。
我忍不住买了下来,拿回家后却不知道该放在哪里。
放在客厅里,显得与现代的家居风格格格不入;收在柜子里,又觉得辜负了它的精致。
最后,我还是把它送给了一位喜欢收藏的朋友。
去年回老家,路过老匠人的院子,发现那里早已破败不堪,再也看不到晾满油纸伞的场景。
老匠人的儿子说,父亲年纪大了,做不动伞了,现在年轻人都喜欢买方便的折叠伞,油纸伞渐渐没人愿意学、没人愿意买了。
听着他的话,我心里一阵难过,那些关于油纸伞的记忆,那些在伞下度过的岁月,就这样随着时光的流逝慢慢淡去了。
如今,我撑着这把花折伞走在雨中,看着身边来来往往的行人,每个人都撑着自己的伞,在属于自己的小天地里匆匆前行。
伞,不再是奢侈品,而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
它为我们遮挡风雨,却也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我们与外界的一道屏障。
想起朋友说过的话:“伞是一个人的江湖。”
小时候,伞是父母的呵护,是伙伴的温暖;长大后,伞是独立的象征,是遮风挡雨的工具。
而现在,伞更像是一种回忆的载体,承载着那些关于童年、关于家乡、关于岁月的点点滴滴。
雨还在下,伞花在雨中绽放。我忽然明白,伞不仅仅是一件物品,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
它见证了我们的成长,见证了时代的变迁,也见证了那些逝去的美好时光。
或许,在某个不经意的雨天,当我们再次撑起一把伞,那些沉淀在记忆深处的温暖与感动,会随着雨水一起,在心中轻轻流淌……”
听完这个故事,观众们感慨良多。
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雨伞的样式越来越多。
一把遮风挡雨的伞,在陈越口中竟然能有这么多故事。
上百万观众听着陈越的讲述,不仅了解了最开始用来遮阳的华盖。
还了解了后面普及的油纸伞,再到现在折叠伞、自动伞、遮阳伞等新奇雨伞的出现。
观众们似乎在这十几分钟里,经历了上千年的变迁。
陈越看向公屏上的在线人数,竟然不知不觉的突破了三百万。
第二期节目的人气,不仅没有下降,还顺利突破了三百万大关。
陈越觉得是时候了,故事也讲完了人数也破了三百万。
现在不挂上链接,还等什么时候。
趁着观众们感慨着,陈越朝着不远处的工作人员比了个OK。
时刻关注陈越的工作人员,看到这个手势的一瞬间,毫不犹豫的把晴空雨伞挂上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