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杨占青刚睡起来,就得知省台的《中心访谈》也准备采访他。
秘书小陈刚想到,人才公寓竣工典礼的红地毯还未撤去,可以趁此接受采访。
就把地点安排到了这块地上。
早上十点多,杨占青就来到了红地毯上。
省台的人,已经早早在此候着了。
他刚到位,省台的镜头就对准了杨占青胸前的工作牌。
而杨占青看着后面,只有红毯的尽头,被立起来的一块大屏。
大屏上,还有一串方案正在实时滚动。
而杨占青内心不禁暗暗想道。
“这小陈干事就是机灵,等回京州可以带他一块。”
而正当杨占青想着呢,主持人就把他的思绪拉回到了现实。
"杨主任,这套系统真能杜绝人为造假?" 主持人将话筒递上前。
杨占青听罢,笑了笑,他用手指着屏幕角落的京城时间说道。
“这套系统,将每个步骤,职级全都细化,并且每十分钟校准一次时间,远比某些人的口头承诺靠谱。”
说完这话的杨占青,目光越过镜头,投向了台下阴影处的某个人影。
京州能源局副局长李明远,此人身后,还跟着几名西装革履的商人。
这人,杨占青太熟悉了。
前世是在跟徐清风混,现如今徐清风快倒台了。
他敢打包票,这人来到青云县,绝对是收到了张天翼的指示,过来看他的。
等杨占青应付完记者,来到了李明远的身前。
他大笑着向李明远走去,同时伸出双手,准备跟李明远握手。
而李明远见此,虽感诧异,可还是本着伸手不打笑脸人,同样以礼回之。
“哎呀,市局的李局长怎么罕见的来青云县了。”
李明远嘴角挂起一抹微不可察的轻蔑。
他刚想张嘴说话,秘书小陈就拿着一个烫金的邀请函上前。
而杨占青注意到,他的袖口边上还沾着,一抹水泥灰。
杨占青知道,这肯定是他今早命令小陈,对人才公寓进行突击检查时,不小心碰到的。
这一下,更加确定了杨占青准备把他带到京州的想法。
“杨主任,我刚接到通知,光伏所专家团队下午就会到产业园,这是入驻协议。”
杨占青接过文件后,就对李明远露出一个歉意的微笑。
“李局,实在抱歉,事有点多,我还得去市里参加个座谈会。”
“噢?这不巧了不是,我刚好也要去参加这个会。”
……
记者结束访问后的专家座谈会上。
而张天翼也在会上,李明远看了一眼张天翼后,突然将一叠报告摔在桌上。
"透明化管理每设一个管理单位,就增加运维成本三十万,更别说青云县这个产业园,有十多平方公里,这是要把财政预算戳个窟窿啊!"
李明远特意提高音量,扫过几位青云县分管财政的官员。
"我们测算过,传统监理模式成本低 40%。"
杨占青翻开报告,指尖停在 "明远新能源推荐供应商" 一栏。
杨占青知道这个企业。
这个企业正是前世垄断京州光伏市场的企业。
而周清光见此,不动声色地将《基层创新案例汇编》推到京州市发改委主任面前。
红笔标注的页面显示:"青云县用该系统发现七起建材造假,挽回损失八百万。"
"就在前两天," 林泽旭适时补充,目光有意无意扫过李明远。
"李明德侄子公司用 C25 混凝土冒充 C35,就是被杨占青所设计的透明化管理给揪出来的。有些管理投入,是给权力上的 ' 防盗门 '。"
林泽旭刚说完这话,窗外的梧桐叶就被风吹得哗哗响。
而李明远见此,冷汗直流,下意识攥紧了手里的钢笔。
“各位领导,我有个想法,我觉得这套方法,可以用到各行各业上。”
起了个头的杨占青,说完这话就坐回了自己的位置上。
他就静静地看着张天翼等人因为这个问题吵得不可开交。
而座谈会结束时,李明远准备换个方式敲打杨占青。
他自认为混迹京州官场十几年,绝非是一个有才华的杨占青能比拟的。
他故意凑近杨占青,压低声音说道。
"杨主任年轻有为,但京州不比县城。"
他指了指后面大屏上,针对杨占青提出的透明化管理,而所画的各种单位设置。
"这种花架子在省里演示还行,真用到产业园,怕是连钢筋型号都对不准。"
杨占青端起茶杯,热气模糊了镜片。
这不巧了不是,我也刚对系统做了升级。
"李副局长说得对,所以我让技术团队做了升级。"
他晃了晃手机,屏幕上显示着实时监测数据。
"现在系统能自动比对钢筋炉号与生产许可证,误差超过 0.1 毫米就会报警。"
李明远的脸色瞬间变了。
他想起今早秘书的汇报。
他的侄子李建强的 "京州恒通建筑" 刚接了产业园标段,正准备用 HRB335 钢筋冒充 400E。
一想到,如果市里,真按照他所说的方式运转。
那他不就暴露了?
恰在此时,杨占青的手机响起,小陈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
"主任,工地刚送来的钢筋检测报告有问题,炉号显示是三年前的库存品。"
杨占青挂断电话,对李明远露出礼貌的微笑。
"抱歉,得去处理点技术问题。李副局长要是对透明化管理感兴趣,下次可以来青云县参观实操。"
他转身离开时,听见身后传来钢笔摔在地上的声响。
回到工地指挥部,杨占青将钢筋样品照片分发到各个单位上。
十分钟后,根据层层调查。
他知道了,这批钢筋的生产许可证获批时间为 2009 年 7 月,而炉号显示生产日期为 2007 年 3 月。
而杨占青看着大屏幕上,这个叫做李建强的法人代表,顿感熟悉。
过了一会儿,他才想起来。
这人……不就是李明远的侄子吗?!
"通知建科院的纪检组,启动备用监理团队,把所有已浇筑的地基做芯样检测。"
这一刻,他想起陈望老师的话。
"真正的权力不是发号施令,是让对手以为你在按规则出牌时,早已布下天罗地网。"
而这张由透明化管理编织的网,正在京州能源局副局长李明远的侄子脚下缓缓收紧。
此刻的李明远也因为这事,在对他的侄子李建强痛批。
"蠢货!谁让你用库存钢筋的?你知不知道市里刚准备实施透明化管理!!"
李明远听着听筒里传来李建强的蔑视。
"叔,这个叫杨占青弄得什么透明化管理,就是个屁!您信我,我搞地下操作呢么多年,能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能看出来?!"
李明远听着这话,气的挂断电话,看着窗外正在赶往省台的记者车。
突然想起周清光在常委会上那句 "有些旧账该用新技术算算"。
这一刻,他觉得,杨占青搞得这一套,绝对是奔着他来的!
其目的,不就是想代替他。
想到这,他的心里就五味杂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