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尔塔,利瓦吉亚宫。
这是沙皇尼古拉二世在1911年兴建的避暑行宫。是一座融合了哥特风格和摩尔风格的豪华行宫。
在后来这里被改造成劳动者结核病疗养院。
如今,为了即将到来的大会,这里正在进行着改造。
精致的家具正从莫斯科大饭店运来这里。
距离雅尔塔预计的会议时间还有两天,来自英美两国的总理人已经在赶来的路上。
在途中,丘吉尔想要与罗斯福率先来一次会面。
在这胜利的前夕,他想起了26年前的巴黎凡尔赛。
当时德国被打败,它的盟友奥帝国分崩离析。
欧洲人等来了渴望已久的和平,至少英国人和法国人感到心满意足。
然而他们得到的不是和平,而是 20年的休战。
20年后,德国死灰复燃,重燃战火把整个欧洲和世界都拖入比上次大战更残酷、更漫长的战争中。
现在胜利在望,可身为英国首相的他心里清楚,这次战争绝不是靠着英国打赢的。
关键在于苏联和美国。
若是没有美方参战,如果苏联没有守住德国,他不知道战争会发展成什么样子。
但对于苏联,他的感情就无比复杂了。
只一点,他是典型的反苏者。
对于在战争开始时苏联的所作所为,他耿耿于怀。
加上那股红色的浪潮席卷东欧,英国害怕这样的场景在战后出现:苏联把整个东欧纳入自己的控制之下,德国被摧毁了,法国虚弱不堪,英国多少年来苦心维持的欧洲大陆均势荡然无存。
而能和苏联在欧洲大陆对抗的只有美方了。
换做之前,可能还能加上英国的名字。
但是英国又被战争弄得民穷财尽,所以他不得不对美方寄予厚望。
他希望美方能够在接下来的会议中与苏联一较高低。
2月2日9点35分,罗斯福总统乘坐的“昆西号”巡洋舰缓缓驶入马耳他瓦莱塔港。
车饭前,他在女儿儿萨拉和外交大臣艾登的陪同下登上“昆西号”。
但登船后看到的景象却让人大吃一惊。
只见那个著名的“罗斯福式宽下巴”消失了。
罗斯福总统面色枯槁,只有两片松弛的皮肤毫无生机地挂在腮上。
不仅是丘吉尔,马歇尔将军和美军海军作战部长欧内斯特·金海军上将见到罗福斯总统消瘦的面庞也大吃一惊。
他想要与罗斯福商讨关于东欧和战后德国的问题。
而罗斯福却一直避而不谈。
【看得出来,他很想在战后为英国分一个大头。】
【谁不想分大的,苏联肯定也想啊。】
【德国那可是块大蛋糕啊。】
【先不说德国的工业能力,科研能力等等,单说这么多德国人,就是一大笔资源啊。】
游戏时间1945年2月2日晚,两位一起前往马耳他的卢卡机场。
23时 30分载着英国、美国首脑和政府随员的20架美制C-54“空中霸王”式运输机和5架英制“约克”式运输机腾空而起,向东飞去。
他们的目标正是苏联克里米亚的雅尔塔。
在飞机上英国这位满心不满。
他没有得到想要的联合对付苏联的承诺。甚至觉得罗斯福因为身体状况失去了判断力。
事实上,罗斯福虽然身体状况日益堪忧,但却无比清醒。
他很清楚英国想要什么,而他更清楚自己想要什么。
据美方参谋长联席会议估计,如果美军在岛国本土登陆并征服岛国,至少需要付出120万人的伤亡。
罗斯福要为这120人考虑。
所以他需要苏军在远东助他们一臂之力。
而英方考虑的只是维护英国在东欧的影响和它庞大的殖民帝国,罗斯福并不希望用美国士兵的生命换取大英帝国的辉煌。
“殖民体系意味着战争。”
当丘吉尔质疑他“你是否在试图搞垮大英帝国?”
他毫不客气地回击道:“你们开发印度、缅甸、爪哇的资源,掠夺这些国家的财富。
而又不给当地居民以教育、像样的生活水平和最低的卫生条件。
你们做的一切,正是在否定和平的任何价值。”
罗斯福心中念念不忘想要为人类留下一份受益无穷的国际组织——联合国。
和1919年的伍德罗·威尔逊一样。
他坚信人类需要一个超国家的有效国际组织来规定国与国交往的基本准则,制止战争,制裁或出兵打击未来的侵略国。
他坚信正义、法律、道义的力量。
但也承认大国在国际事务中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此,他需要和世界上的另一个强国合作,和苏联合作,一道携手共造和平。
25架大型运输机载有700余名英美两国政府要员,经过7个半小时的飞行,穿过南斯拉夫、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在苏联克里米亚的机场着陆。
随后在苏联陪同人员一同驱车前往130千米以外的雅尔塔。
游戏时间此时已经来到2月4日。
【三巨头碰面了!】
【为什么没有戴高乐,我不承认!】
【法国有点路边了吧……】
【这是决定欧洲战场的国家才能参与的会议。】
斯大林最先去拜访了英国方面。
两人谈论的主要是当时的欧洲局势。
“苏军正与德军在奥得河东岸激战,用不了多久就可以渡过奥得河。”
“德国所有能征善战的将军都被美术生处决了,只剩下古德里安。”
“他是个铤而走险的亡命徒,此时还把11个装甲师留在布达佩斯。难道他不知道,德国过不了多久就不是强国了,再不能四处派兵了?”
在与英方交谈之后,斯大林又去见了罗斯福。
两个人一同唾弃了一番德国的所作所为,还一起嘲讽了一番自命不凡的戴高乐。
“明明没打什么仗,却想要和我们平分秋色。”
罗斯福悄悄和斯大林说:“戴高乐把自己比作法国当代的贞德。”
下午5时,三国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
对于德国,是否要分割?
各个战胜国的利益怎样分配?
法国配不配分到一个大头?
世界格局如何确认?
苏联是否能确保在远东发起作战?
波兰又该如何处理?
这些都是十分棘手的问题,导致这次会议在三方的互相拉扯中,一直持续了三天。
【结果呢?结果如何?】
【所以德国最后是什么情况?被分割了?】
【来点详细内容。】
林逸将雅尔塔会议最后的结果直接放在了直播间。
这份协议让三国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而观众不在乎这些,他们关注的只有德国的未来。
“由盟国对德国实行分区占领,德军被解散,德国不准再拥有军队。”
“总额度高达220亿美元的战争赔款。”
“战争最问题暂时搁置。”
短短的几十个字却宣告了一件事:德国名存实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