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6日,凌晨两点半。
休斯顿乔治·布什洲际机场的专机停机坪上,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疲惫感。
火箭队的球员们陆续走下机舱,每个人的步伐都显得沉重。
飞行途中的颠簸,加上时差的影响,让所有人都显得无精打采。
姚明是最后一个下机的。
中国巨人的面容憔悴,眼眶下方有着明显的黑眼圈。
连续两个多月的高强度比赛,透支了他太多的体能。
哈里斯拖着行李箱,脸上的表情同样疲惫。
主教练的压力丝毫不比球员们小,甚至更大。
每一场比赛的胜负,都像一块巨石压在他的心头。
机场的VIP通道里,零星的球迷举着手机拍照。
但他们的热情明显没有连胜期间那么高涨。
连败的阴霾,已经开始影响整座城市的情绪。
球队大巴缓缓驶向市区。
车厢内静得可怕,只有引擎的低鸣声在回响。
洛瑞靠在座椅上闭目养神,但紧锁的眉头暴露了他内心的不安。
雷·阿伦透过车窗看着窗外的夜景,神射手的眼神里有一种说不出的复杂情绪。
阿泰斯特双手抱胸,下巴微微抬起,但这种姿态更像是在掩饰内心的挫败感。
第二天下午,丹佛百事中心。
这座位于洛矶山脉脚下的球馆,海拔超过1600米。
稀薄的空气对任何客队都是巨大的挑战。
火箭队的球员们在更衣室里进行着赛前准备。
但每个人的状态都明显不在最佳。
姚明在做投篮热身时,连续三次投篮都偏离了目标。
这在以往几乎不可能发生。
雷·阿伦的三分练习同样不够流畅,出手的节奏比平时慢了半拍。
洛瑞在运球训练中出现了两次失误,这让年轻的控卫显得更加焦躁。
哈里斯站在场边,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主教练能够清晰地感受到球队状态的下滑。
但他知道,在这个关键时刻,任何消极的话都会雪上加霜。
“伙计们,放松一些。”
哈里斯的声音努力保持着平静。
“这只是一场普通的常规赛,我们已经锁定了季后赛席位。”
但这些话显然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
球员们依然显得心事重重。
比赛开始的哨声响起。
丹佛掘金队派出了他们的全主力阵容。
卡梅罗·安东尼、阿伦·艾弗森、肯扬·马丁组成的进攻三叉戟,对任何对手都是巨大威胁。
火箭队的开局就遭遇了麻烦。
姚明在跳球中虽然获得了球权,但随后的进攻却显得毫无章法。
洛瑞的传球出现偏差,皮球直接飞出了界外。
安东尼立即抓住这个机会。
掘金队的当家球星在前场接球后,面对阿泰斯特的防守,连续的变向晃开了防守重心。
一记标准的中距离跳投,篮球空心入网。
2比0,掘金队先声夺人。
火箭队的回攻同样不顺利。
雷·阿伦在右侧底角的三分尝试偏出篮筐。
篮板球被马丁稳稳收下。
掘金队立即发动快攻。
艾弗森带球快速推进,他的速度依然让人眼花缭乱。
面对洛瑞的追防,“答案”用一个胯 下运球轻松摆脱。
直冲篮下,造成姚明犯规。
两次罚球全部命中,4比0。
第一节前半段,火箭队完全找不到进攻的节奏。
高原反应的影响比预期的更加严重。
球员们的跑动明显比平时慢了一拍,投篮的准星也大幅下降。
更要命的是,防守端同样漏洞百出。
安东尼在左侧翼连续命中两记中距离投篮。
艾弗森也在外线找到了手感,三分球应声入网。
首节过半,掘金队已经建立了15分的领先优势。
暂停。
哈里斯的声音在嘈杂的客场环境中显得有些嘶哑。
“我们需要放慢节奏,不要被对手的快攻节奏带跑。”
“姚,你要更多地在内线要球,利用身高优势打成功率更高的进攻。”
但当比赛重新开始时,情况并没有好转。
火箭队的进攻依然缺乏流畅性。
姚明虽然在内线获得了一些机会,但体能的下滑让他的效率远不如以往。
第一节结束时,比分是18比28,火箭队落后10分。
更衣室内的气氛压抑得让人窒息。
第二节,火箭队试图通过替补阵容来改变局面。
布鲁克斯和兰德里的冲击力确实给比赛带来了一些变化。
但掘金队的主力阵容实力同样不俗。
安东尼在这一节打出了统治级的表现。
他的得分手段极其丰富,无论是外线的三分,还是中距离的急停跳投,甚至是内线的强攻,都让火箭队防不胜防。
半场结束时,掘金队将领先优势扩大到了1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