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莫不是忘记了自己是什么身份,以为肚子里揣上东西了,便能天下太平了,这冬日过去后,很快便是百花盛开的好时候,玉良娣可莫要被别的花遮去了风头。”
话毕,便转身离去。
这徐良娣大病一场后,说话的技术都提高了不少,不像以前一样,那般容易被人激怒。
温菱放轻脚步立刻离开此处。
徐良娣说的百花盛开的好时候,就是选秀,这也是为何温菱会头疼的原因。
到时选秀入宫的又会是一群麻烦。
这皇宫中就是这样,新花替旧花一刻也不让人省心。
昭华殿外徐清月见温菱前来,连忙迎上上去。
温菱加快脚步:“妹妹怎么不进去等着。”
“自是想第一时间见到姐姐。”
两人边走边说,进入殿中后,温菱亲自为徐清月倒上茶水。
“妹妹今日来可是有何事。”
徐清月接过温菱端来茶水:“听闻了景惜公主之事,便想着过来看看姐姐。”
此事在宫中传的沸沸扬扬,徐清月知晓倒是也不足为奇。
“哦”温菱遣退了殿中宫人:“不知妹妹,对此事有何看法。”
“看到倒是谈不上,只是觉得此事牵扯甚广,姐姐还是莫要牵扯进去的好。”
徐清月心思细腻,看到处温菱对景惜公主和玉贵妃存有拉拢的心思。
“景惜公主对温府二公子用情至深,为此不惜玉贵妃几番争吵,怕不是姐姐能够劝的住的。”
“你此话说的倒是有理”温菱赞同的点点头。
温菱又怎会不知,她不过是想试上一试,可惜只怕自己什么也改变不了。
徐清月说的对,其中牵扯甚广,龙椅之上的天子一旦做出选择,又有谁能改变的了。
“我知你的意思,自是不会太过强求”温菱能清楚感受到胸口处传来的沉闷。
若是她像前世那般,跟景惜公主从未见过,认识过,也不会对她的命运,这般挂心。
牵涉这般多,想要抽身都难。
温菱的手指转动茶杯:“回宫时见到徐良娣跟耶时娅在争吵,怎的这两人有所不睦。”
徐清月眼中泛起笑意:“徐良娣自从落胎后,便看谁都不顺眼,她殿中伺-候她的宫女太监各个都是苦不堪言,听说她最角还在找让女子身体盈润的法子,请了不少太医过去。”
女子生育过后,身体跟以前是会有所分别,这也是因人而异。
徐良娣着急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
就算她不着急,徐家那边,也会施压过来。
选秀入宫的美人越发多,又有温菱在,没有宠爱,就只能靠着孩子在宫中站稳脚跟了。
“随她去吧!”温菱端起茶盏轻抿一口:“等到太子妃禁足解了,她更是有点忙活了。”
“姐姐说的是。”
徐清月跟温菱一同用过午膳,这才离开。
融雪化作春水。
温菱想的没错,这春日里,没有一个好消息。
一个在她预料之中,又不愿相信的赐婚圣旨昭告天下。
赐婚的对象,自是丞相府二公子温远,还有玉贵妃所处的景惜公主。
这则圣旨一下,真是掀起了轩然大-波,先不说朝堂之上的动荡。
有人欢喜有人愁。
这愁臣当然是玉贵妃。
听闻玉贵妃在跪在御书房前,连着求了几日,都没能让帝王改变心意。
回宫后便大病一场,皇后不仅亲自去探望,还送去了不少东西。
倒是景惜公主,玉贵妃生病后,一直没有前去。
温菱想,日后的景惜,想到自己今日所做之事会不会后悔。
可惜她正沉浸在要嫁给心爱人之中的欢喜中。
听到这些传闻时,南枝都忍不住出声道:“玉贵妃那般疼爱景惜公主,怎的公主因为二公子,就能连贵妃娘娘重病了都不去看望。”
温菱笑着摇头:“她现在就是个小孩子,孩子跟玉贵妃耍小性子,觉得自己要是过去看了玉贵妃,就是先低头认错了。”
所谓话教人不会,事教人一次就会,就是这个道理。
可惜有些事,只要是发生了,便在难有转换的余地。
皇上下旨,婚期便定在下月初六。
这下就算是玉贵妃再不想要景惜公主嫁出去,又或是景惜公主想要反悔,都已是没机会了。
怕是景惜公主也不会反悔。
她巴不得快些嫁给她的温远哥哥,她的心上人。
来到荷花池边,玉贵妃果真在此。
玉贵妃瞧着气色很是不不好,苍老了几岁的模样,就连鬓边的白发也多了几根。
可想而知,这一月,玉贵妃到底多忧思。
“参见娘娘。”
“免礼”玉贵妃嗓音嘶哑。
大病初愈,双眼少了神采。
玉贵妃是武将出身,温菱还是第一次见她这般。
温菱坐下:“娘娘病好了,怎的不多休息休息。”
“休息不休息的,都一样,心里装着事,怎样都不会好。”
温菱看着她虚弱的样子,还是开口劝慰道:“公主殿下的婚事就算定下,有娘娘的庇护,等到合适的时机,也会有转换的余地。”
“唉”玉贵妃一手撑头:“她为了温远能不认我这个母妃,还有什么能让她回心转意的,我早已不抱什么希望了,只求她能过的好吧!”
最后一句话玉贵妃说出,自己都觉得可笑。
嫁给一个废人,哪个女子能过的好。
就她生的这个傻瓜女儿,乐意嫁给这么一个男人。
“公主殿下年纪尚小,早晚会明白娘娘的良苦用心的,娘娘切莫如此想,公主早晚会记起娘娘对她的好的。”
玉贵妃何尝不知:“怕是她只有受了委屈的时候,才会想起我这个母妃。”
想到这,玉贵妃眼中闪着泪光,被她抬手擦去。
哪个当娘的,愿意看到自己的女儿,嫁给温远那样的人。
她当时跪在御书房外求皇上的时候,恨不得将温远的事一股脑的劝说出来,可理智告诉她不能这般。
她背后还有整个玉玉家,不能因为景惜,便置整个玉家于险地。
况且就算此事传出,温家将此事瞒的这般好,别人只会觉得她为了让景惜公主不嫁给温远,而编造出来的谎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