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没路了?”
“那人跑哪去了?”
陶林拿着手电筒四处张望,找寻刚刚那人的身影。
刚刚的脚步声是突然消失的,这说明那人应该就躲藏在这附近,没有跑远。
但附近都是些稀疏的林子,并没有什么可以很好躲藏的地方。
于是,陶林将目光放到了一旁的红薯田上。
这片红薯田里,苕叶生长旺盛,再加上现在月黑风高,藏人可以藏得很好。
陶林拿这手电,走到红薯田旁,然后沿着田边一点点搜寻。
可等陶林搜完一圈下来,也没有再红薯田里搜出什么可以的踪迹。
甚至连一点被踩踏过的痕迹都没有。
对此,陶林不免有些灰心,差点就抓住了,还是让人给溜了。
可正当陶林准备回去时,他却看见后面来了两个人,他们都拿着手电筒过来了。
不等陶林询问,对方便传来熟悉的声音,是王明和陶文峰。
“爸爸,你跑这来干什么?”
“陶警官,到底发生什么事了?”
二人来到陶林身前,看着陶林莫名其妙出现在这,很是疑惑。
“没什么,刚刚睡觉的时候听见外面有脚步声,就追了出来。”
“可我追到这附近后,脚步声就突然消失了。”
“我刚怀疑那人可能藏在这片红薯田里,但我找了一圈,并没有发现什么踪迹。”
陶林用手电筒照着面前这片大红薯田,解释刚刚的来龙去脉。
听到这话,陶文峰和王明也都拿手电照了照红薯田。
红薯田里的苕叶很茂密,是可以藏人,但如果有人踩在上面踩踏,便会留下明显的痕迹,一眼就能看见。
然而眼前这片红薯田却是完好无损,根本没有人来踩踏过,甚至连叶片虫叶都没有。
“陶警官,你确定自己没有听错吗?”
王明看着面前毫无破坏痕迹的红薯田,有些质疑,怀疑陶林也和自己和陶文峰一样,出现了幻觉。
“不太确定,可以是某种的大型野生动物发出的声音吧。”
“但之前我还在一楼大厅的落地窗前看见了一个人影,那人不是小孩,是个大人。”
“如果我没有听错,那脚步声应该就是那人发出来的。”
陶林也不敢百分百确定自己的感官,毕竟这大半夜的,又是深山老林,难免会出现什么幻视幻听之类的。
“不是小孩?”
闻言,王明有些吃惊。
如果都是受到致幻剂的影像,那应该看到的都是那个七岁小孩的身影。
不太可能会是一个大人。
这点让王明和陶文峰开始质疑。
或许陶林看到的和听到的并非错觉。
“好了,现在没事了,都回去的睡觉吧,有什么事我们明天再讨论,现在都凌晨了。”
陶林见眼下无事,便打算带二人回去。
可临走前,陶文峰却从那片红薯田里敏锐的看出了些许端倪。
但现在天黑,他还没不能确定,于是没有说出来。
回到别墅,三人没有多说什么,便各自回去睡觉了
...
次日清晨。
阳光拨开浓雾,山林里飘着一股清凉的气息。
六人醒来,别墅里安然无恙,没有人受伤,也没有人出事。
吃完早饭,陶文峰拉着王明一起来到昨晚看的那片红薯田倩。
对此王明很是疑惑,这里什么都没有,陶文峰来这干嘛?
然而陶文峰却是目光仔细的盯着红薯田,他围着红薯田走了几圈,时不时用手摸摸苕叶。
随后,陶文峰指着面前的大片苕叶,向王明询问:
“王明,你小时候家住在农村还是城镇?”
“农村啊,我父母都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怎么了?怎么突然问起我的身世来了?”
王明笑着回答,有些好奇。
“既然是农村长大的,那你应该知道,在农村种菜,那都是要围起来,而且打农药的,那样才能保证自己种的菜不被虫吃,或者不被野生动物糟蹋吧?”
“嗯,这我知道,我小时候家里的菜地就老是被野猪糟蹋,后来围了围栏,才没有被糟蹋。”王明点头回答。
“可这和我们现在遇到的事有什么关系呢?”
“当然有关系了。”陶文峰蹲下身子,抓起一根苕叶藤说。
“你看这片红薯田,苕叶都长得这么好,而且即便没有围栏,也没有被野生动物破坏。”
“甚至连一点被虫啃的痕迹都没有。”
“如果没有人经常打理,你觉得会是这样吗?”
听到这话,王明顿时明白了。
“嘿!你这么一说......好像还真是!”
“那老人应该很少会来这里,而且他也说过,他每次来的时候都只会带一个负责做饭的管家来。”
“这样的话,这里的确不可能会有人经常打理。”
“而这么大一片的红薯地却还能保持如此完好的长势,肯定有人经常打理!”
“所以你的意思是......这附近除了老人偶尔会来一下,还有人长期住在这?!”
“对!”
陶文峰眼神坚定,这就是他所观察到的问题所在。
“可以啊文峰,这么细微的地方都被你给发现了,真有你的!”
王明此时很是兴奋,这可是一条非常重要的线索。
但即便是他这种天才推理小说家,也不曾察觉。
因此,对于陶文峰能发觉到这一点,他非常敬佩。
看着陶文峰,王明眼神愈发崇拜,甚至忍不住想以陶文峰为圆形,写一篇小说了。
陶文峰:“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我爸爸昨晚看见的人影,和听见的脚步声,应该就不是错觉了。”
王明:“可是这附近我们之前不都找过一遍吗?没什么其他的建筑啊,除了那栋和这里一模一样的别墅外。”
“地上是没有,但不代表地下没有。”
陶文峰站起身来,低头看向地面。
“地下?”
“难道那老人还在这地下也建了一个住所吗?”
王明立即低头看着地面,被陶文峰的言语惊到了。
“他能在这山上建两栋一模一样的别墅,在地下建个住所又有何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