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夫人狐疑地看向苏曦月,尤管事则狐疑地看向宋夫人。
苏曦月见状,笑着柔声道:“尤管事,你放心回去吧,姑母一会就让人送去厨房。”
尤管事一听,连忙道了声‘是’,便退出荣华苑,他不禁挠了挠后脑勺。
大夫人怎么连这样重要的事也能忘,难怪人家都说,病来如抽丝,若是少夫人肚子争气,嫡子都好几岁了,大夫人确实老了。
宋夫人等人一走,不解地问:“曦月,我何曾买了什么鸡?”
“哎呀,姑母——”苏曦月拉着宋夫人的手,小声道:“曦月以为,尤管事找的只怕是宁安苑那位。”
“你是说,淮序让姜云昭买鸡招待贵客?这不可能。”
宋夫人笃定道。
苏曦月摇摇头,委屈道:“据曦月所知,昨日淮序哥哥回府,特意沐浴准备去宁安苑。”
“什么?竟有这事?”淮序难道动了和她圆房的心思不成?
宋夫人如临大敌,看起来比苏曦月还要紧张几分,还不忘安抚地拍了拍苏曦月的手道,“傻孩子,胡思乱想什么呢?
不过你做得对,多个心眼总是好的,你方才说的也有道理,就算不是她,也是二房崔氏,
我这就命人赶紧去买些鸡回来,回头就说是你买的,这个功啊,非你莫属,谁也别想抢去!”
苏曦月微笑地点头,随即悄声吩咐丫鬟,让她盯着宁安苑,若是有人把鸡送去厨房就截下来。
冬青一直在门口张望,希望那个人快些来。
等了许久,终于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
“夫人,来了,来了!”冬青兴奋地冲进屋。
“哦?谁来了?”姜云昭笑着问。
“是婶婶我呀!”
崔氏人未到,声先到。
姜云昭勾唇一笑,起身相迎,“婶婶怎么来了,外头那些人没有拦住您?快坐下说话吧。”
“婶婶想进来,自然就进来,托你的福,我好歹也能摆个持掌中馈的谱儿不是?”
崔氏一脸笑意,熟稔地坐在姜云昭身边。
“婶婶今天怎么有空来宁安苑?”姜云昭问,冬青殷勤地替崔氏上茶。
“今日侯爷要宴请贵客,大嫂不放心,决定自己操持,婶婶这不是闲着嘛,就来看看你。”
崔氏说着突然收回笑容,看向姜云昭,“哎哟,大嫂也真是的,你说你这么好一媳妇,她到底为啥非要和你过不去呢?”
姜云昭盯着崔氏,眉头微微蹙起,目光变得复杂,“这么说,婶婶相信我是冤枉的?您觉得此事是婆母做的?”
“你的秉性,婶婶再了解不过了,你决不会做这种事!”
崔氏同情地又长长叹了口气,小声道:“不是她又能有谁?”
“看样子婆母已经容不下我了!”姜云昭掩着思绪跟着叹气。
“哎,婶婶就算想帮……”
“婶婶,真想帮我?”姜云昭打断道。
“当然,”崔氏移开目光,“只可惜,这中馈虽然在婶婶手中,但毕竟只是代管而已,只怕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怎会呢,我也不敢让婶婶为难,不如您帮我送一封信出去给英华侯府吧!”
姜云昭,满眼希翼地看向崔氏道。
“英华侯府?”
崔氏面露狐疑,不应该是宁王亦或者是东宫吗?她何时和英华侯府有了交情?
“对,可以吗?”姜云昭问。
崔氏微微愣了愣,随即笑着点头,“当然可以,婶婶给你送。”
“那就谢过婶婶!”姜云昭朝着崔氏行了一礼,拿来纸笔,写好了交给崔氏。
崔氏拿着信,很快离开了宁安苑。
在宁安苑蹲守了一天的丫鬟,没见有人送鸡出去,便回去和苏曦月复命,并且告知崔氏见了姜云昭之事,苏曦月很满意,大方地赏了丫鬟银子。
宋夫人担心崔氏办不好,
申时(约下午四时),宋淮序下值,带着中书令农大人和吏部尚书郭大人一起回到侯府。
宋夫人带着苏曦月热情相迎。
郭大人一见到苏曦月便移不开眼,“宋大人,昨日楼阁匆匆一见,还未瞧清楚夫人的真容,今日一见,真是温婉如月,宛如天仙下凡呐!”
苏曦月一听,眼神复杂,果然,二位大人见过姜云昭。
即便早有心理准备,她还是觉得有些酸涩道了一声:“大人谬赞。”
她快速掩去心绪,抬起如水双眸,含羞带挈含情脉脉的望向宋淮序。
农大人微微挑眉,一眼认出,眼前人并非昨日的妇人,笑道:“郭大人,你啊大概是认错人了!”
“哦?”郭大人捋着胡须再次打量苏曦月,“这位难道不是宋少夫人?”
“郭大人误会,这位是下官的表妹。”宋淮序忙笑着介绍。
“原来如此,本官看这位姑娘穿着,不小心误会了,”
郭大人点点头,一双眼睛快要黏在苏曦月身上,眼中原本的敬重逐渐化作轻浮,“这位姑娘,是本官唐突了。”
“不怪大人,是小女的不是。”
苏曦月连忙颔首行礼,她恨不得立刻将这套衣裳妥脱下来。
这位大人目光和苏家表哥一模一样,让她厌恶,让她恶心。
农大人抬眸望向四周,“怎的,今日不见宋少夫人?”
“大人有所不知,内子今日突然不适,淮序便没让她出来,免得在二位大人面前失礼。”
宋淮序面不改色,用早就想好的说辞搪塞。
“原来如此!”农大人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宋夫人见状,忙道:“快,里面请吧!”
“姑娘,里面请!”郭大人笑着让出路来给苏曦月。
苏曦月不敢再抬起脸,小声道:“大人请!”
“可是本官吓到姑娘了?”郭大人捋着胡须,打趣道。
“表妹胆子小,让郭大人见笑!”宋淮序说着,主动挡在苏曦月面前,“二位大人,请!”
郭大人挑了挑眉,抬着头往里走。
客厅早已上了满满一桌的菜,几人纷纷入座。
宋淮序特意看了一眼菜品,他微微蹙眉,农大人是因为那道野鸡才肯来的,可桌上十八道菜,唯独未见野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