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到时谨这边刚收拾妥当,就有小丫鬟过来请时谨前去正厅等候。
说是靖王爷亲自带着宣旨公公和礼部使臣,马上就要到了。
于是,时谨便带着张嬷嬷和小珍珠往前院的正厅去了。
一走进正厅,就看到哭肿了眼睛,却还要强撑着笑脸的龚碧华。
那一整个颓然绝望,却又不得不强打起精神来陪笑的模样。
看得时谨走路都有劲儿了。
看到龚碧华不高兴,时谨就高兴。
“瑾儿,来,来这儿坐着。”时汉鹏倒是笑得特别慈和,脸上洋溢的都是激动之色。
正厅里,除了时汉鹏和龚碧华这两位主人家之外,还有时家旁支的几位长辈们。
和一众年轻小辈们。
满满当当挤在正厅屋子里头。
等下,他们可都要随时谨一起三跪九叩行大礼接旨的。
不说这些时家旁支的长辈。
就是他们的那些小辈们,从前看到时谨时,那神色,那气势,压根没有半点恭敬。
可再看现在,个个都是满眼慈爱,脸上笑容里都是讨好。
现场的气氛,如沐春风一般的温暖。
仿佛,他们很疼爱她似的。
时谨目光扫过全场,没给任何人笑脸,静静坐下了。
时汉鹏和一众长辈们脸上的笑,僵住了:“……”
却也没人敢再给时谨脸色看。
从今日起,时谨就是靖王妃了。
他们时家任何一人看到她,都要规规矩矩跪地见礼的靖王妃了。
谁还敢给时谨脸色看。
时谨不给他们脸色看,就不错了。
更有从前对时谨不恭敬的好几个小辈,此刻内心惴惴不安极了。
谁能想到,不受她父亲待见的时谨,有朝一日,竟有飞上枝头变凤凰的那一天。
一屋子的人,心思各异,却都没再敢对时谨有任何不敬之色了。
特别是当傅靖宸带着人,在时汉鹏躬身领进屋,那睥睨冷然的目光,在他们身上一一扫过时。
所有人的心,都不禁往上提了提。
傅靖宸的目光,在看到今日装扮格外漂亮的小姑娘时,眸色一柔。
对她招招手,软声道:“瑾儿,来本王这里。”
时谨挑眉,在傅靖宸肯定的眼神示意下,走了过去。
还挺规矩的给傅靖宸行了一礼。
傅靖宸忙扶着小姑娘起来了,“不必多礼,快起来。”
把人拉到身边,用只有两个人才能听到的声音,低声询问,“本王让人送来的护膝套,穿上了吗?”
时谨笑着点头,“嗯,穿着呢,放心,一会儿跪着肯定不疼了。”
傅靖宸满意点头,“如此,便好。”
这次前来宣读圣旨的人,依旧是御前太监孙德福。
孙德福这次还特意把他的义子孙德发也一并带来了。
是带来在靖王妃面前露露脸的。
孙德福需随侍在皇帝身边,不便出宫。
即便出宫办事,也是如这两次一样,得像靖王爷一样的权势朝臣,才由他亲自出面。
其他时候,宣旨都有专人领宣。
孙德福更是知道,皇上对于靖王爷这个胞弟有多疼爱的。
成婚以后,皇上肯定对靖王府照拂更多。
于是,便让他的义子孙德发先来靖王妃面前,混个脸熟。
这会儿,孙德发看到靖王爷完全无视这么多人,眼里只有靖王妃。
不由得又默默地把靖王妃的地位,往上提了提。
孙德福一直等到靖王爷和靖王妃悄悄话说完了,才开始宣读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朕惟化理始自闺闱,端重固于王室。咨尔户部侍郎时汉鹏之嫡女时氏,世德钟祥,温婉韫秀。毓勋门之淑范,性秉柔嘉;遵内则以娴仪,行昭谨恪。慧中兰质,通诗礼而承训;华外桃仪,秉贞静以垂芳。”
“兹闻皇弟靖王傅靖宸,品卓邦彦,年当适婚。尔时氏待字金闺,珩璜有节。允称天造之合,宣缔宗室之姻。”
“特旨赐婚,册为靖王嫡王妃。”
“尔其诋承懿训,益修妇德;虔恭椒寝,协辅藩帷。敬尔苹藻之度,永谐琴瑟之和。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钦此!”
时谨和时汉鹏跪在最前头,听着孙德福宣读圣旨时,那些赞美她的词汇。
越听,越狐疑。
这说的是她?
她什么时候这么优秀美好了。
不过,这圣旨宣读完,就由使臣开始正式有纳徵礼的流程。
看着那望也望不到头的一抬抬聘礼,时谨已经顾不上琢磨赐婚圣旨了。
按照正常情况,一个亲王或者皇子大婚的纳徵礼,其抬数一般都在四十抬到八十抬之间。
但是,众所周知,靖王爷是先皇最受宠的幺儿,也是当今圣上最疼爱的皇弟。
所以,为了体现傅靖宸的身份和地位,皇后在原来八十抬数的基础上,又翻了倍。
共有一把六十抬。
于是。
就有了眼前这壮观又惊人的一幕。
不光时谨惊讶,就连时汉鹏等时家一众人,也都被惊得合不拢嘴了。
乖乖!
整整一百六十抬的聘礼!
这大逆不道的想想,都能是皇帝大婚的规制了。
听说,这些聘礼,都是皇后娘娘亲手操办的。
可见,靖王爷在皇上和皇后娘娘的心里,有多受宠。
连带的,时谨以后嫁进靖王府后,只要靖王爷的权势地位不倒。
时谨将是整个宗亲皇族里,最有权势的那位。
以后,谁见了时谨,都得规规矩矩,恭恭敬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