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殷桃所说,黄富成是和另一个港商一起来的,两个人住两处,黄富成好像是给那个港商开车的,是港商的侄儿子。
黄富成两个多月前就带着一个女孩进出酒店,港商也不是什么好鸟,住酒店两个多月,带回来好几个不同的年轻女人。
殷桃的话,刘玉兰是相信的。
不过她有些纳闷,既然谭静和这人搞在一起,又为什么要和建军结婚呢?难道,她肚子里怀的真是建军的种?
还是说这男人马上要走了,又不能带着谭静走,所以谭静只能找建军这个备胎当接盘侠?
这时候女人打胎医院里没有街道或单位的证明是不会做堕胎手术的。
除非认识人,认识人也不行,家眼不见野眼见,传出去了,女孩名声就毁了。也可以买药吃,堕胎,不过太危险了,吃错药要死人的。
而且绝对不能让单位知道,知道了即便不处分,算不上作风问题但至少是生活态度不严肃,也是影响极坏的事,要断送前途的。
刘玉兰想着,这大概就是为什么刘建军追了谭静三年,突然一下子要求结婚的原因。
现在最主要的就是看谭静肚子里的孩子是不是建军的。
如果真是建军的,刘家也只能打碎牙齿往肚子里吞,接纳谭静。
刘玉兰心里一百个不相信谭静,但是她如果拿不出证据,就只能让谭静这个搅事精进门,这对她来说是不能容忍的。
大早上,刘玉兰朝老二要照相机,以前老二读大学时突然对照相机起了兴趣,找她要了两百块买了个海鸥4A照相机,玩了半年多就放家里吃灰。
老二心情好,问都没问给了刘玉兰。
刘玉兰有些诧异,老二这人性子独,只要是他的东西,他宁愿放着也不会给人,以前他上学需要用录音机学英语,后来工作了用不着,刘玉兰想着老三上学正好用得着,便找他要,他死都不给,非说自己还有用,刘玉兰只能又给老三买了个新的。
刘玉兰都想好了,如果这次他要敢不交车照相机,她就让他再吃拳头,没想到他会屁都不放一个就同意了。
老二怎么转性子了?
刘玉兰也没再多想,她今天也很忙的。
先是跑店里看了下装修情况,墙面已经刮了大白,地上铺了一半亮堂堂的白色瓷砖,要不了多久就可以开店了。
又给郑成业打了电话,问了下他们国库券的事。
现在开始观望国库券的人也不少,营业厅里国库券的涨幅慢慢在缩小,估计还能撑些时候。
郑成业通过朋友的消息,打听到别处国库券试点的价格,准备和杨小明到更远的地方去,刘玉兰嘱咐他们注意安全,也就不再多说什么。
她有自知之明,自己也不过是前世知道点皮毛,就不瞎参合了,不管他们买和卖反正都不会亏。
刘玉兰和郑成业打完电话,一路骑车问路找到张木匠作坊。
木匠在八十年代也算是很吃香的行业,现在大多数人家里装修,还是会找木匠帮忙打柜子家具。
她今天是来找老三的小伙伴汤旭,他在作坊里当学徒。
院门敞着,能听到大锯刺啦刺啦的响声,里面浓浓的木香隔着院墙都能闻到。
刘玉兰把车骑到院墙大树旁,拿链条锁把车锁到一旁的树干上,还没靠近院门,就听到里面有人喊着开饭。
刘玉兰快走两步,敲了敲敞着的院门,“请问汤旭在这里吗?”
院子里到处都摆着木料,房檐下好几个年轻小伙子围着桌子,一听声音都望了过来。
刘玉兰打眼一看,其中站在最外边,个头最瘦小的可不就是汤旭么。
她朝汤旭笑着扬了扬手,“汤旭,还记得阿姨么。”
汤旭有些惊讶的点了点头,朝刘玉兰走来,“刘阿姨,你怎么到这来了?”
“有事找你帮忙。你能请三天假吗?”
汤旭抿着嘴有些为难,“那个,刘阿姨,我们这接了大活,师父不让人请假。”
“呵呵,你请不请假也不妨碍咱们干活。我看啊,你也别赖在这,干脆麻溜的自己滚蛋吧。”
一个黑脸高个的小伙子跟了过来,一脸嘲笑。
其他人也开始起哄。
“大师兄说的对。汤旭,师父碍着你奶奶的情面不好辞退你,正好你阿姨过来找你,你跟她走吧。”
“就是,接了大活你也帮不上什么忙,何必还赖在我们这呢。”
“连个刨子都用不好,耽误我们干活,你还有脸说。这位婶子,赶紧把他领回去吧。”
汤旭脸色涨红,垂着头一言不发。
“给你,吃了这顿赶紧滚,反正你也没工钱拿。”房檐下一个端着白米饭的壮小伙,拿着两杂粮窝窝头丢到汤旭脚下。
刘玉兰眯着眼,一脚把杂粮窝窝头踢到一边,拉着汤旭往外走,“吃什么吃,阿姨带你去吃好的。”
汤旭像钉子一样,一动不动,“刘姨,我还有一年就能出师赚钱了,我不能走。”
“哈哈哈,还出师,你怕是想屁吃呢。”
“你就是个废物,还妄想出师?我们大师兄才干了一年就帮师父赚钱,你都干了快三年了还在拉大锯,一个基本功都做不好,你哪来的脸说能出师了?”
院子里的人哄堂大笑。
汤旭死死捏着拳头,眼泪在眼眶中打转。
刘玉兰气得叉腰大骂:“都给我闭嘴,一个个满嘴喷粪的玩意,会干点木匠活就了不起了?我让你们去读书,你们读的出来不?让你们去跳舞,能学会不?汤旭是不擅长做木匠,不代表他别的做不好。”
“我看你是来找茬的吧,要不是看你女人,老子早就一巴掌扇你脸上了。”大师兄沉着脸看着刘玉兰。
其他小伙都怒视着她。
刘玉兰挺着胸,“老娘怕你?有种你来啊,最后把我打趴下,老娘正好家里没钱,看老娘不讹到你倾家荡产。”
干木匠活不轻松,而且还要当三年学徒,给师父免费打工。如果不是家里条件不好,也不会去当木匠。
老女人蛮横无理,一看就不是好对付的。
他们也不敢惹祸。
刘玉兰看他们怂了,也懒得再挑起战争,毕竟她还有事要做。
拉着汤旭,刘玉兰没好气的骂他,“你也是死脑筋,还呆在这干什么?阿姨不会害你的,你跟我走。”
汤旭从开始当木匠学徒到现在整整两年,天天被骂,吃不好,也没地方去诉苦。
奶奶靠着五保户的那点钱把他养大,因为生病,他高中没读完就辍学,他没有父母可依靠,到现在快二十岁了还没办法赚钱,让奶奶过上安逸的日子。
汤旭沮丧的任由刘玉兰拉出院子,他现在也没脸呆在作坊了。
他并不是埋怨刘姨,他自己心里也清楚,就算刘姨没来,他也只怕在作坊混不了多久了。
刘玉兰拍了下他的肩膀,“你骑车带我,我看前面有家开心餐馆,就到那吃个便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