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两撇胡子的中年男人沉声说:“王妃大仁大义,叫我等心生佩服,我家中还藏着一些粮食,愿意低价卖给王妃。”
慕千心眼中一亮:“你说的可是真的有多少粮食?”
她语气微微有些激动。
这可真是意外之喜。
那中年男人说:“还有个几千的,请王妃派个人随我来。”
慕千心立刻点头:“你且先等我一下。”
她叮嘱了对方之后,立刻回身后的胭脂楼招集了几个店小二。
“走吧。”她道。
毕竟时间不等人。
而正如慕千心所猜测的那样,整个朝廷之中都在为流民这件事情而发愁。
其实朝廷得知流民大批量涌入京城,也不过是这短短几天的事情,在却不曾想,他们还没有商议出一个对策,这些流民就逃窜进了京城之中,将繁华的京城搅得一团乌烟瘴气。
早朝的时候,好几位大臣都为此事而吵得面红耳赤。
有的人想要开仓放粮,而有的人则是主张将这些流民驱赶到四周的郡县之中去。
总之立场不同,说法不同,所以到现在也没有拿出一个定论来。
君亦寒在得知阿弃过来找自己的缘由的时候,眼神冷冽:“你就这么将她一个人丢在那里了?”
阿弃的身形一顿,立刻转身就走:“我现在就去王妃的身边保护王妃。”
他身影很快消失不见。
君亦寒坐在位置上面想了半天,最后转身往宫中去了。
而另外一边。
慕千心也看到了那位两撇小胡子店老板所说的几千石粮食。
这位店老板姓宋,单名一个白字。
他是京城之中的粮行大户,家中专门有一个用来囤粮的仓库,就在距离这边街道不远。
将慕千心他们几人带进去的时候,宋白沉吟道:“如今京城之中的粗粮的定价为每斗米三十文,我便算每斗米十五文,王妃看怎么样?”
这对半砍的价格,让慕千心的瞳孔都骤然一缩。
即便她自觉脸皮够厚,这会儿也有些不好意思。
“宋先生其实不必如此,该怎么算就怎么算,却万万不能够叫你吃了亏。”
王府不缺这点钱,她自个儿也不缺这点儿钱。
若是单让别人吃亏,她于心有愧。
宋白笑了一下:“若说吃亏应该是王妃更吃亏才是,您自掏腰包,将这些粮食送给外面的那些人,在下也不过是优惠一点而已,实在算不得什么的。”
慕千心:“这……”
宋白继续道:“当初这米买的时候价格低廉,也不过十一二文左右,现在以十五文的价格卖给王妃,其实我也亏不了本。”
只是总体来说并不赚钱罢了。
慕千心明白他的意思,不再推辞:“那就多谢宋先生了。”
和宋白定好了契约之后,慕千心便忙不迭地地派人至城外搭棚子煮粥。
整个过程速度极快,如同流水线一般,等到当天下午的时候,城外的那些难民们基本上都喝上了第一口热粥。
而与此同时,这个消息也传到了镇国将军府。
镇国将军府之中。
慕容复直接摔碎了一个杯子。
“没有想到那小丫头平日里看起来不显山不漏水的,到了这个时候,竟然比朝中的那些老家伙速度还要快上许多。”慕容复虽然像是夸赞,可是神情却分外的阴鸷。
慕千心的这一番所作所为完全就是破坏了他的好事情。
而在他的上方,戴着面具的君如枫眼中闪过一丝冷色:“我早就提醒过你,那丫头可不是什么好对付的角色,想要扳倒君亦寒最好,就先让那丫头死。”
他眼中划过一丝仇恨之色,目光在不经意之间看向下方的蓝衣女子和紫衣女子。
之前去天雪城的时候,他还未来得及将慕千心的身份告知天雪城的城主。
他当时本来是打算留着这张底牌与对方做一次交易。
可是现在他后悔了。
他不想再留下慕千心。
慕千心完全就是一个祸害,一个会阻挠他登基的祸害。
趁着这二人还不知道慕千心的身份,他应该先下手为强。
慕容复冷冰冰的说:“我也是未曾想到那小丫头竟然会有这样的本事,这样吧,我今天便派出一批人——”
君如枫轻轻的一抬手,示意他现在不要说。
底下洛幽的眼中闪过一丝嘲讽之意。
他们要是想知道的事情,又有什么能够阻拦的,到处乱蹦跶的蚂蚱,真把自己当回事儿了。
倒是他们口中说的那位睿王妃,有点儿意思。
城外的施粥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慕千心站在棚下,看着底下的人,将那一碗碗的粥水分发下去,又抬头看了一眼天色说:“这天气看着不怎么好的样子。”
白桃在旁边附和道:“这个时节雨水多,保不准哪天就会下雨。”
慕千心:“既然这样,那就从楼里面再抽调一些银子,找一批人来这边搭几个棚吧。”
“是。”
慕千心手底下的这一批人可不比朝堂上的那批人。
朝堂上的官员们个个都有自己的想法,一个个都有自己的想法,所以才在朝堂上闹个不可开交。
可是慕千心手底下的这一批人却不一样,慕千心说什么他们边做什么,不会有任何的质疑,所以做起事来速度极快。
于是等到第二日便出现了非常有意思的一幕。
等到朝廷上的人吵的快差不多了,皇帝终于忍不住发火,呵斥他们,必须拿出一个章程来的时候,却忽然有人上前禀报道:“皇上,微臣听说城外已经在开始施粥了,那躲雨的棚子已经搭好了。”
朝堂上忽然静默了片刻,将目光移向了那位说话的大臣。
这位是京兆尹,同时兼任大理寺少卿。
这人在朝堂上面平日里不爱怎么说话,可不曾想,这一说话就扔下了一道惊雷。
皇帝居高临下的看他:“哦,你说有人去做了,那是谁?”
这位京兆尹下意识的回头看了一眼在那里老神在在的站着的君亦寒。
君亦寒上前一步,道:“启禀父皇,这件事情是儿臣的王妃去做的,王妃听说城外饿死了不少的人,所以便自掏腰包买了不少的粮食,在城外施粥,顺道搭了几个棚子。”
他语气轻松得仿佛在说“今天的天气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