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 亲爱的书友, |
首页 > 都市职场 > 市委书记
点击这个书签后,可以收藏每个章节的书签, '阅读进度'可以在个人中心书架里查看

第6章 市委书记(6)

小说:市委书记 作者:纳川 字数:2990 更新时间:2021-12-13 11:14:54
0

虽然这几年王志飞不在东亭,但对棉纺织厂的情况还是略有耳闻。当年它是全省著名的大企业,有2万多职工,设备也是国内最先进的,有许多进口设备,能纺出国内一流的衬衫面料,日子很是红火了一阵子。但后来听说换了几任厂长,厂子就不行了。相反,在棉纺厂周边却诞生了许多小棉纺厂,生意很是红火。懂得内情的人就说,那是一些厂领导自己干的小厂,他们为自己进最好的原料,把最差的给了大厂,利用多年来大厂的销售渠道,自己发了财,而大厂却接近破产了。

是得改革了,报纸上不是讲中国的改革进入了攻坚阶段了吗,怎么改?说白了,还是得解决产权问题。国有企业不进行彻底的产权改革,其它的再怎么改,都是小打小闹。没有产权,干部就没有积极性,甚至企业越红火,干部的位子越不稳。为什么?想的人多啊!只有企业搞垮了,欠了一屁股债,派谁谁不去,干部的位子倒是稳了,但企业也接近死了。是得好好调研调研,拿出个解决办法。王志飞想到这里,就给市委梁秘书长打了个电话,说要到棉纺织厂调研,让常务副市长老牛陪同自己一起去。

车下高速公路,一出来路左边就是棉纺织厂的生活区,到生活区的大门口,远远地就看到牛刚和梁秘书长已经等在那里了。旁边还有扛摄像机的,不用问,电视台和报社的记者也都到了。王志飞就想起一个词来——“作秀”。

自己这次视察被别人看来是不是“作秀”,还很难说。把记者们撵走吧,不合适,人家辛辛苦苦也是为了工作。再说了,自己作为市委书记兼代市长,节日前看望困难群众也是理所当然的事。让广大群众知道自己的工作作风,也是好事。想到这里,王志飞就平和了下来,问梁秘书长怎么走。

梁秘书长说:“因为时间紧,也没来得及安排,只能是走到哪家算哪家了。”

王志飞说:“没准备更好,省得老百姓说我们做假,我们也可以看到些真实情况。”

这时候又接连来到了几辆车,从为首的一辆凌志轿车上下来一个人,冲着王志飞跑过来,双手握着王志飞的手使劲地晃。梁秘书长告诉王志飞,这是马厂长,原来是市经贸委的主任,刚任厂长不到一年。王志飞和大家一一握手,然后向一座居民楼走去。

这是一幢70年代的建筑,楼道很窄,很暗,墙壁上到处都是乱贴的小广告。敲开二楼的一户人家,里面走出来一对知识分子模样的人,一问,才知道是50年代支援建厂时,从南京一家大企业调来的技术员夫妇。老两口已经70多岁了,儿女嫌这里穷,大学毕业都回南京工作了。因为房子小,老俩口才没有随儿女去,暂时在这里生活。

王志飞问他们每个月还能够发多少钱。

老头说:“也就是700多吧,有时候还不能按时发。”

看看他们住的不到50平方米的小房间,家具都是破旧的,电视机还是老式的北京牌,王志飞就想为他们做点什么,手就向上衣口袋里摸。梁秘书长一看就知道他要做什么,连忙拉开随身携带的皮包,从里面拿出一个信封递给王志飞。

王志飞看到信封上写着1000元的字样,就握着老技术员俩口子的手说:“老人家,委屈你们了!你们为了支援东亭的建设,年轻时放弃在大城市生活的机会,来到这里。现在老了,该安享晚年了,厂子却要不行了。党和政府对不起你们啊,让你们受罪了。我们一定会尽快想出办法来,救活这个厂子,让你们安度晚年。今后有什么困难,尽管到市委来找我,只要我能够做的,我一定为你们做。”

说的老俩口几乎要掉泪了,握着王志飞的手一个劲地说:“谢谢,谢谢,太感谢了。”

从老技术员家里走出来,王志飞眼里也有些湿润了。大家看他情绪不好,都不敢说话。又敲开三楼一家,家里只有一个老太太带着一个五岁的小男孩。一问才知道,这是祖孙两代人。

老太太说她儿子、媳妇原来都是棉纺织厂的工人,前几年下岗了,又没什么技术,只好在外面打打短工。儿子现在给一家私营企业当保安,每月有500多块钱的收入;媳妇在一家餐厅的厨房刷盘子,每月也有500多块钱的收入。因为收入低,小孩上幼儿园一年要700多块,就不舍得,只好把老娘从乡下接来带孩子。

老太太家里还有3亩多地,老头子在家里守着,农忙时老太太就回乡下,帮老头子做饭干活。王志飞看看他们家,也是家徒四壁,甚至比那两个知识分子的家庭设施更差些,于是又从粱秘书长手里接过一个信封,告诉老太太,里面有1000块钱,让孩子去上幼儿园吧,别耽误了他。你也抽空到乡下看看老头子,夫妻团聚团聚。

老太太接过钱,也忙不挺地说着谢谢。

又看了几家,大同小异。东亭棉纺织厂的职工这几年生活出了名的艰苦,在省城里王志飞就略有耳闻。有人甚至开玩笑的说,省城里大量的夜总会、桑拿、按摩店和色情场所,几乎都能够找到当年的纺织女工的身影,或者她们的子女。

省城里这几年经济飞速发展,建设了无数的高楼大厦,有许多高级的宾馆、酒店和娱乐场所,这里面哪一个地方也少不了年轻女孩子的身影。东亭棉纺织厂原来有2万多员工,其中绝大多数是纺织女工。她们中许多人是年轻的女孩子,有些是前些年纺织学校或者技工学校的毕业生,有些是城市里的知识青年,有些是从农村招工招来的。当初为了能够进入棉纺织厂当个工人,他们的父母一定托了不少关系,送了不少人情礼,才为自己的孩子找到一个吃饭的位子。

本以为这一下进入了保险箱,一辈子不愁吃不愁穿了,虽然干活累点,但终于吃了商品粮,做了城里人,有了一个不错的饭碗。前几年谁都不会料到,像东亭棉纺织厂这样的国有企业的巨无霸,也会有突然面临倒闭的一天。因为它太强大了,最红火的时候,曾经进入了中国国有大企业的前200强,是省里出了名的明星企业,风光的不得了。

但是,它说不行就不行了,来的如此之快,如此迅猛,让几乎所有的人都没有心理准备,感到猝不及防。

企业不行了,对领导可能没有太大的影响,因为再穷不会穷领导,这是中国当代的现实。看看现在的棉纺织厂的领导,座驾还是进口的凌志,一辆要一百多万人民币,在整个东亭也没有几辆。

但普通老百姓,就不一样了,不管你是年纪大的,还是年纪小的,都一样的要面临绝境,一日三餐的吃饭问题,已经让许多人头痛。

特别是在东亭这样的内陆城市,好的企业不多,能够发的下工资的,就已经是好样的了,屈指可数。大批下岗的职工,没办法,男的大多出去打短工,找不到活的,就在大街上推三轮车,或者拉个架子车,为别人当苦力,辛辛苦苦,一天挣个十块八块的,能够顾住自己的一张嘴,就算不错。

而女的呢,年纪大的,就在家里带带孩子,操持家务,实在过不下去,就到医院里当清洁工,或者到小餐馆里帮帮忙,多少挣几个吃饭的钱,比闲着强。

年纪轻的小姑娘,嫌干活太累,来钱太慢,就走了邪道。有的远走高飞,到了大城市,像南方的城市或者省城里,当了小姐或者别的有钱人的二奶,被有钱人包养起来,从此过上了锦衣玉食的日子,挣了大钱,穿金戴银,回到东亭,就很是风光,引得许多人羡慕,当然这都是一些长相好的女孩子。

而那些长相普通的女孩子,就会学点按摩的本事,出入一些保健按摩的店面,做了技师,凭自己的手艺吃饭。

那些不想掏任何气力、长相又不太如人意的女孩子,索性放下脸面,出入一些档次非常低的路边店,做起了皮肉生意。所以一段时间以来,在东亭,甚至在整个省城里,都有些繁荣娼盛的意思。以前的所谓的丑恶社会现象,现在堂而皇之,正大光明的存在了,大家也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了。做小姐也不在是丢脸的事情,走在省城里稍微偏僻一些的路边店,都可以看到穿着暴露的按摩女,在路边露出自己的雪白的胸脯和修长的大腿,在路边招徕生意,这成了每个城市都有的风景。

甚至有人编了个顺口溜,说:“下岗职工不流泪,挺身走进夜总会;谁给钱来跟谁睡,自己创业不缴税。”

订阅VIP章节 您的账户余额: 阅读币 | 充值 包月 关闭
《市委书记 》 5 阅读币/千字(开通包月可免费阅读全站作品)
  • 第6章 市委书记(6)

    2990 字/ 阅读币 (折后)

    余额不足
  • 还有 章可订阅 约 阅读币

    (请注意:不含未发布章节)

    余额不足
  • 当您阅读到本书付费章节时
    将直接购买不再提示

    开启自动订阅
订阅VIP章节 您的账户余额: 阅读币 | 充值 关闭
《市委书记 》 5 阅读币/千字(包月会员八折优惠)
您的账户中余额不足,是否充值后再来支持作者?: 去充值>>
如果已完成充值: 请点此加载

本章价格: 阅读币 (折后)
还有 章可购买 约 阅读币(请注意:不含未发布章节)

《市委书记 》读者互动
  • 推荐投票

  • 打赏

这本书写的实在是太棒了,我决定投推荐票支持一下 您剩余推荐票 0
温馨提示:每张推荐票可获得2积分。(投票/打赏以后,需要几分钟时间才能显示出来)
写的真棒,打赏支持一下。 可用打赏金额 阅读币(赠币不可用于打赏)
确认投票
温馨提示:每张推荐票可获得2积分。(投票/打赏以后,需要几分钟时间才能显示出来)

6月小说网 登录免费注册

自动登录忘记密码

无需注册,即可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