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正就是法正,三言两语就把刘备忽悠的阴雨转晴。
刘备听着法正的描述,急的涨红了脸,一把握住法正的手,“孝直,那我该怎么样,才能将大汉的逆,变为顺呢?”
“主公,如今天子势微,衮衮诸公,民间黎庶只知曹贼,而不知天子。”
“如今汉室正统再过十年,恐无人知矣。”
“如今正需要一帝室贵胄、宗亲血脉,打出汉室大旗,让天下之人看到,太祖血脉尚存,汉室仍旧有法统尚存!”
“正恳请主公称帝!以收天下之心,讨伐曹贼,匡扶汉室!”
刘备一听脸瞬间变了颜色,连连摆手,“什么?不可不可!这万万不可!”
“昔日备不过起于乡野微末,因体内太祖血脉,蒙陛下之恩认为皇叔。”
“今天子蒙难,我刘备不思搭救,反而趁乱称帝,恐百年之后九泉之下,无颜面见列祖列宗啊!”
“孝直,此计恕我不能纳之!”
法正又是一阵捶胸顿足,又过了好一会儿,再次开口:“也罢,主公仁义,那正还有一个折中的法子。”
“既然主公不愿称帝,那身为汉室宗亲,又于朝廷有功,做个王,总不成问题吧?”
“主公先别急着反对,且听正一一说来。”
“昔日太祖立下誓言,非刘姓者,不得王,否则天下共讨之!”
“如今曹操僭越,不得民心,而此时正需汉室宗亲血脉以安人心,高举义旗!”
其次,纵观今天下大势,主公既是天子亲封皇叔,又控荆、益二州。”
“昔日太祖便是自巴蜀而起,顺应民心而得天下。”
“今主公得巴蜀,控荆州,此莫不是天意呼!?”
“主公要是再这么犹豫下去,前年曹贼僭越称公,今日称王,不知何时便要篡位了!”
……
同年秋天,刘备麾下共计一百二十位文臣武将,一同向献帝进呈表章,请求献帝任命刘备为汉中王。
在这表章的第一页,署名者依次为:左将军长史镇军将军许靖、营司马庞羲、议曹从事中郎军议中郎将射援、军师将军诸葛亮、荡寇将军汉寿亭侯关羽。
前三位所任,皆是刘备赐予的名誉官职,虽地位尊崇,却并无实际权力。
许靖,便是法正提及的那位颇具名气的名士。
他虽能力方面有所欠缺,但名气响亮,且擅长引导舆 论走向。
第二位庞羲,乃是东州势力中极为关键的人物,对于刘备平衡益州各方势力而言,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第三位同样是位名士,太尉皇甫嵩还将女儿许配于他,可谓是地位与名气兼具。
而真正在刘备麾下执掌大权的大臣,从诸葛亮开始,加上关羽,恰好一文一武。
同月,不知从何处得知消息的大魏吴王孙权,也跟着来凑热闹。
曹老板称魏王,那是天子亲自册封,况且他身为天下第一诸侯,实力无人能及。
刘备敢上表请求称王,是因其身为汉室宗亲,在这特殊情形下,凭借汉室宗亲的身份,称王倒也勉强说得过去,曹老板对此也不好说什么。
可孙权呢,作为江东势力的首领,他又凭什么上表请求称王?
难不成,国太给孙坚戴了绿帽子,他孙权还是流落民间的皇室遗孤不成?
你哪来的脸啊,这不纯纯普信男嘛!
……
“奉孝,你过来,瞧瞧这封文书写的什么?我怎么感觉自己好像不识字了。”
戏志才把一封来自江东的表章递给了郭嘉。
郭嘉接过打开一看。
wc!
每个字都认识,可连在一起怎么就这么陌生呢?
真是小众的文字啊!
原来,这封文书正是江东群臣联名呈给刘协的表章,请求册封孙权为吴王。
简单来讲,此事就好比大汉集团原本由老刘家控股掌控。
如今老董事长灵帝离世,曹老板作为集团最大股东,通过合法手段逐步侵蚀并夺取集团权力。
刘备呢,作为老刘家为数不多能扛起大旗的人物,自然要与曹老板争斗一番。
但最终双方还是达成了某种妥协。
在这个集团中,曹老板虽为实际掌权者,但也不得不给老刘家让出一部分利益。
也就是说,曹老板称王与刘备称王,双方彼此默认对方的合法性。
曹老板称王,是天子亲封,且他功劳显著。
他北定匈奴,西灭羯族,平定羌胡,收服新罗百济,灭掉数国,开拓疆土何止百万!
虽说并非曹老板亲自率军征战,但李玄机是他女婿,这功绩也算在他头上。
功绩足够,手续完备,曹老板称王自然合法合规。
刘备同样立下诸多功劳,表章中提及他“拓土交趾,教化蛮夷有功”。
当下,除了平定叛乱,只有对外作战的功绩才算得上大功。
刘备敢厚着脸皮上表请求封王,除了姓刘这个因素,自然也有拿得出手的功绩支撑。
可孙权呢?
想用征讨山越的战绩来请求封王?
别太离谱!
结果不言而喻,孙权的上表被驳回了。
即便这封表章没被戏志才拦下,刘协也绝不可能同意。
毕竟封王就如同分割老刘家的财产。
曹老板称王,刘协是没办法,自己性命都攥在人家手里,不得不封。
刘备是自家人,咬咬牙也能封。
但孙权算什么?
他也敢欺人太甚,妄图封王?也不自己掂量掂量!
你配吗?!
……
同年三秋,曹老板于邺城受封,晋王号,立曹昂为世子。
荀彧为魏国左丞相、长史兼尚书令一职。
贾诩为右丞相、长史领议事别驾中郎将。
夏侯惇为左将军,曹仁为右将军。
一应重臣,皆有官职封赏。
曹老板晋王爵,加封食邑十万,扩三郡之地。
有了李玄机开头,功臣所封疆土,不许从大汉内部分封,而是向外分封。
说白了,就是我给你个合法手续,你领人去自己圈地。
属于是梦回西周了。
不过对于这群好战份子来说,只要后勤单位,指哪打哪!
……
次月。
刘备、孙权分别举行了祭天仪式,正式称王。
有所不同的是,刘备的称王仪式上,有贾诩派去的使者,还带了天子诏书,以表示刘备的合法性。
但孙权那边连个毛都没有。
不用问也知道,这肯定是贾诩的点子。
孙权善妒且好大喜功,贾诩这一手无需多言,轻而易举做到了挑拨离间的作用。
二桃杀三士,谁能为此谋。
偏偏这种谁都知道的挑拨离间之计,却都没办法规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