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诸葛瑾。
他被曹昂用拖字决留在了北方,无法返回江东。
又是一年秋粮丰收之际,北方各地都忙于秋收,自然不愿爆发大规模战事。
关羽瞅准这个时机,立刻对襄樊南部地区,也就是从宜都至麦城一带发起进攻。
负责镇守襄樊的守将张郃赶忙向许昌发消息询问应对之策,得到的答复却只有一句话:
不用理会他,那地方年前他占了就占了,只要他攻不破襄樊,等年后咱们腾出手来,说让他吐出来他就得吐出来!
就连李玄机本人对此也不太担忧。
因为按照原历史轨迹,关羽能打出以一郡之力抗衡一国、威震华夏的辉煌战绩,那是天时、地利、人和等诸多因素凑到一起才实现的。
先说天时:当时恰逢雨季,河道水位上涨,这种环境适合关羽麾下荆州水军陆战队展开野战。
而水战恰恰是曹军的短板。
再说地利:关羽坐镇荆州多年,当地水系错综复杂,极其适合他采用蚕食战术,神出鬼没,让敌军难以捉摸他的行踪。
最后人和:刘备当时屯兵汉中,黄忠在战场上斩杀了夏侯渊,曹操西线战区险些崩溃。
不得不亲自率领大军坐镇,致使都城兵力空虚。
且同年年底,有人妄图在内部造反,挟持皇帝南下,闹得动静不小。
再加上原历史上曹老板确实不得民心,动不动就屠城,还喜欢搞拆迁,导致民怨沸腾。
曹仁和关羽僵持不下,需征调民夫,百姓苦不堪言,南阳地区因此发生叛乱,四处起火。
而且曹老板在继承人的问题上也存在争斗,内部不像早年那样团结一心。
诸多因素叠加在一起,才成就了那场名垂千古的水淹七军,把曹魏吓得不轻。
这种经典战役之所以不可复刻,就是因为其中任何一个因素都不可或缺。
就算把韩信再请回来,重新打一次背水一战,他也不敢打包票说一定能赢。
但事实就是如此,无数的巧合堆砌出了这场“旷古无二”的传奇!
无论怎么说,都无法忽视关羽当时是以一人之力对抗曹魏众多名将。
曹魏这边有宗亲大将曹仁、文武兼备的酷吏满宠,还有五子良将中的于禁、徐晃、张辽,以及抬棺出征的猛将庞德。
实际兵力上,于禁督领七军,保守估计有三万七千多人。
曹仁作为荆州战区司令,一开始手中估计也有三四万人,可等到樊城时,加上满宠带来的兵力,也就剩下“兵数千”了。
最后加上徐晃手中的一万新兵,还有最后没来得及投入战斗的预备队张辽,以及豫、兖二州各路零零散散的援军,保守估计五千人左右。
单看曹魏一方,关羽就面临着八万五千多敌军。
而背后还有吕蒙、陆逊的偷袭。
不说其他方面的兵力布置,单说攻打麦城时,东吴就动用了约五千多人的兵力。
这还不算荆州南部以及后面没投入战斗的东吴预备队。
往少了算,关羽也是在腹背受敌,还被队友出卖丢了根据地的艰难处境下,仅以三万人的兵力,就把曹魏东部战区打得几乎山穷水尽。
总有人说什么曹魏主力在防备孙权,关羽是捡漏之类的话。
但当时合肥的总兵力,张辽、乐进、李典三人加起来才七千出头。
要是七千人都算曹操主力,那曹老板也别叫魏王了,叫屯长得了。
为什么说曹魏东部战区山穷水尽?
因为徐晃都带着新兵出来支援了。
如果不是到了万不得已的地步,谁会把新兵都拉出来?
当然,某权除外。
要是当时刘备能咬咬牙,勒紧裤腰带,不让曹操回援曹仁,或许局面就不一样了。
但现在的情况是,曹老板没有遭遇如同“一炮害三贤”那样的危机,继承人问题顺利解决,内部依旧团结。
而且有李玄机这个人形外挂存在,曹老板不像原轨迹中那般不得民心,该避开的隐患基本上都避开了。
如今北方平定、西方收复,兵精粮足,百姓也没有沉重的赋税和徭役,刘备也没拿下汉中,夏侯渊安然无恙。
在这种情况下,要是关羽还能压制曹操,除非他大哥刘备也会大陨石召唤术。
或者关二爷修为突破神将,能够水淹襄樊,否则绝无可能!
……
“报!启禀将军,襄樊以南已全部被我军收复。”
关羽微微眯起眼睛,点了点头,轻轻抚了抚胡须,“嗯,不出我所料。”
关平有些疑惑,“父亲,襄樊以南地域广袤,何止数百里,曹营竟然就这样轻易让给我们?”
“那襄樊城中的守军,就眼睁睁看着咱们打到襄樊城下?孩儿愚钝,还请父亲明示。”
关羽看着关平,满意地点了点头。
他这个儿子,在二代中算是出类拔萃的了,修为不低,也通晓兵法,只是缺少实战经验,但假以时日,必能成为栋梁之材。
关羽收起慈爱的眼神,脑海中迅速浮现出一道身影,“这恐怕就出自李玄机李毅卿之手了。”
“昔日我闻子龙与他相处时,他常说:势胜于术,术胜于形。”
“平儿,如今咱们虽然拿下了这数百里的肥沃土地,可这里既没有坚固的城池,也没有险要的地势可守,地势平坦开阔,就算千军万马在此也能展开。”
“如此一来,只等年后,曹军南下,这些失地很容易就会被他们收复。所以,为父此番行动,目的并不在于这些城池土地。”
“这次挥军南下,主要有两点考虑。一来,探测襄樊周围的地势,为日后攻打襄樊提前进行推演。二来,也有试探江东,引蛇出洞的意图。”
关平听后十分惊讶:“父亲,吕蒙都督不是对您极为敬佩,与咱们关系交好吗?”
“况且曹操势力强大,唇亡齿寒的道理,孙权不会不懂吧。”
一听到“孙权”二字,关羽冷哼一声,“我虽与吕蒙有些交情,但各为其主。他日若他对我发动攻击,也不能怪他。”
“至于孙权嘛……”
关羽停顿了一下,随后又是一声冷笑。
“哼!平儿,你太高看孙权了。”
“此人首鼠两端、背信弃义、目光短浅,实在是世间小人!”
“倘若他能有长远眼光,就不会做出夺取三郡之事,更不会做出擅自称王这种蠢事。”
关羽心里很清楚,交情归交情,但吕蒙和自己立场不同,该防备还是得防备。
再说了,就算不防备吕蒙,也得防着孙权啊!
有道是:不怕曹操绞尽脑汁,就怕孙权灵机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