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听完十七号这轮的回答,总觉得差点意思。
完全没有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要是说这个回答差的话,倒也不至于。
这篇文章在观众们的讨论声中,赞扬的声音并不是很多。
有一部人觉得,够呛能得到裁判组三绿一红的评分。
也有一部分人觉得,两红两绿是稳稳的了。
只能说十七号选手的回答,跟题目有一点点关系,却不是很多。
没有把骄傲这两个字,完完全全的体现出来。
裁判组的老教授们,听完这个回答之后。
该怎么进行打分,心里也有了个大致的判断。
陈越轻咳两声,接着说出自己的回答。
对于骄傲这个题目,陈越想到一篇振奋人心的文章。
他一改往日的语气,用铿锵有力的声音讲述道:
“在无数蓝色的眼睛和褐色的眼睛之中,
我有着一双宝石般的黑色眼睛,
我骄傲,我是华夏人!
在无数白色的皮肤和黑色的皮肤之中,
我有着大地般黄色的皮肤,
我骄傲,我是华夏人!
我是华夏人——
黄土高原是我挺起的胸脯,黄河流水是我沸腾的热血,
长城是我扬起的手臂,
泰山是我站立的脚跟。
我是华夏人——
我的祖先最早走出森林,
我的祖先最早开始耕耘,
我是指南针、印刷术的后裔,
我是圆周率、地动仪的子孙。
我是华夏人——
在我的民族中,
不光有史册上万古不朽的
孔夫子、司马迁、李自成、孙中山,
还有那文学史上万古不朽的
花木兰、林黛玉、孙悟空、鲁智深。
我骄傲,我是华夏人!”
直播间上百万名观众,听着陈越中气十足的演讲。
心情控制不住的,跟着一起激动。
这一句句慷慨激昂的话语,怎能让人不骄傲?
生活在这片广阔无垠的土地上,大家都是黑眼睛黄皮肤。
华夏历史几千年,先人用伟岸的身躯。
一步步构建出了如今繁华的都市,大家生长在华夏。
每个人的心里,都怀着远大的抱负。
现在听着陈越一句句振奋的话语,又怎么能让人不激动?
仅仅讲述了这两句,直播间的在线观众。
直接达到历史新高,突破到八百万在线观众。
公屏上的弹幕,全是观众们的欢呼呐喊。
虽然隔着一道屏幕,但在大家激昂的语气里。
也能明显的感受到,观众们到底有多激动。
“没错,我们黑色的眼睛就像是宝石一样,不管有多少白皮肤黑皮肤的人,在这片华夏大地上,大家都是黄皮肤,生在华夏我很骄傲!”
“要说这辈子最骄傲的事情,就是生长在这片土地上,有着传承千年的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底蕴,这就是华夏,我们土生土长的地方!”
“陈神这一轮的回答,简直太符合这轮的题目了,骄傲这两个字出现的频率并不高,但是我听着他的讲述,心情完全控制不住的激动!”
“讲的实在太振奋人心了,我骄傲我自豪,我就问直播间里一起看节目的观众们,谁听到这篇文章,能不骄傲,能不自豪?!”
“一篇文章引起了上百万人的共鸣,真不愧是陈神啊,这才华到底该怎么形容,我直接词穷了啊,别的不多说了,满分满分,一定是满分!”
“……”
不止是屏幕前接近千万的观众们,现场聆听讲述的参赛选手和工作人员。
每个人脸上的表情,写满了骄傲。
内心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对陈越说出的每一句话深表赞同。
生活在这令人安心的华夏,每人心中的想法都非常一致。
或许在其他事情上,大家都会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可是在爱华夏这件事上,所有人的态度都十分相同。
尤其是坐在裁判组位置上的老教授们,眼眶都变得有些湿润。
他们年轻时,也曾经历过艰苦的生活。
那时候的华夏,远没有现在这般强大。
是伟大的先辈们用血肉之躯,将这广阔的土地托举起来。
脚踏实地的,一步步变得强大。
在听到陈越那些话的时候,老教授们的心里五味杂陈。
见证了华夏慢慢变得强大,心中说不出的自豪。
或许谁也没想到,短短几十年间华夏会发展成如今的模样。
陈越没有去关注,周围人表情与心情的变化。
完全沉浸在自己的讲述里,越说越是激昂,越说越是心潮澎湃。
“我是华夏人——
在我的国土上,
不光有雷电轰击不倒的长白雪山、黄山劲松,
还有那风雨不灭的井冈传统、延安精神!
我是华夏人——
我那黄河一样粗犷的声音,
不光响在联合国的大厦里,
大声发表着华夏的议论,
也响在奥林匹克的赛场上,
大声高喊着“华夏得分”!
当掌声把五星红旗送上蓝天,
我骄傲,我是华夏人!
我是华夏人——
我那长城一样的巨大手臂,
不光把采油钻杆钻进外国人预言打不出石油的地心,
也把通信卫星送上祖先们梦里也没有到过的白云;
抬头,当五大洲倾听东方声音的时候,
我骄傲,我是华夏人!
我是华夏人——
我是莫高窟壁画的传人,
让那翩翩欲飞的壁画与我们同往。
我就是飞天,
飞天就是我们。
我骄傲,我是华夏人!”
陈越讲述的过程中,每一句的语气都在加重。
这篇文章给他带来的震撼,简直难以用语言形容出来。
直播间近千万名观众,听完这篇慷慨激昂的文章。
心情久久不能平复,谁也没想到一场看似简单的文艺比拼。
陈越用一篇文章,竟能引起近千万人的共鸣。
再次回味文章的每一句话,试问谁能不骄傲。
几十秒钟过后,大家的心情还是难以平静。
只能说这篇文章,给大家的震撼简直太大了。
接近千万人的官方直播间,弹幕竟显得出奇的安静。
现场的参赛选手和工作人员,都在下意识的默念着陈越的发言。
越是读下去,就越是被陈越的文采所折服。
听完演讲的老教授们,如坐针毡。
每名老教授面前,只有一个红灯一个绿灯。
就算给陈越打出最高分,也只是四个绿灯。
这分数简直是太少了,怎么能配得上这篇精彩的文章。
别说是一个绿灯了,即便是再来十个一百个。
甚至是上千个,老教授们都会毫不犹豫的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