搓背结束。
杨占青帮李建明擦干身体,扶他起身。
两人来到休息区,各自换上浴袍,茶几上已经备好了热茶。
李建明端起茶杯,抿了一口,目光落在窗外。
雨已经停了,天空被洗刷得干净,但云层依旧很厚,透不出一丝阳光。
“智慧警务平台这个事,”李建明放下茶杯,看着杨占青,“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顶层设计,需要技术支撑,更需要打破部门壁垒,整合资源。难度不小。”
“我明白。”杨占青点头,“如果省厅需要,我愿意尽一份力。相关的技术方案和在京州的实践经验,我可以整理一份详细报告。”
“光有报告还不够。”李建明摇摇头,“我需要的是一个能把这个平台真正落地、做出成效的人。”
他看着杨占青,眼神带着审视:“你现在是市局专案组负责人,精力怕是顾不过来吧?”
杨占青心中了然,李建明这是在要一个更明确的承诺,甚至可能涉及到他未来的工作安排。
“专案组的工作确实繁重。”杨占青坦诚道,“但信息化建设是趋势,也是提升我们政法工作效能的关键。如果组织需要,我相信可以找到平衡点。而且,专案组的工作,很多也需要信息化手段的支持。”
他巧妙地将两者联系起来。
李建明不置可否,手指轻轻敲击着茶几:“这样吧,你先把你那个‘智慧交通’的详细方案和成果报告给我看看。省厅这边,下个月会组织一个专家论证会,到时候,或许可以请你去做个经验介绍。”
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让杨占青在省厅层面“露脸”,既是对他能力的认可,也是为他后续可能参与“智慧警务”平台建设做铺垫。
“是!我尽快准备!”杨占青立刻应下。
“至于你说的审计和金融监管协调的事,”李建明话锋一转,回到最初的话题,“林副厅长那边,我会找机会跟他沟通。但具体怎么操作,需要时机,也需要由头。你那边……也要抓紧时间,找到一些更有力的东西。”
他没有把话说死,留有余地,但态度已经明确:他会提供帮助,但前提是杨占青自己必须先拿出“干货”。
“我明白!多谢主任!”杨占青再次道谢,这一次,语气中多了几分真诚。
这次交易,达成了。
虽然没有明确的承诺,但双方都明白了对方的意图和底线。
李建明需要政绩和助力,杨占青需要支持和资源,各取所需。
李建明沉默片刻,说道:“跟师哥说句实话,你是为了正义还是职务?”
杨占青穿好衣服,他没有回答李建明,只是淡淡说了句。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一听到这话,李建明的眼神中满是对眼前这位师弟的欣赏。
他沉默片刻,没有再说话,只是微笑了起来。
片刻,李建明站起身。
“我还有个会,先走了。”
他走到门口,又停下脚步,回头看了杨占青一眼,最后叮嘱了一句:
“师弟,记住。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玩火者,驭火者,一线之隔。你自己……好自为之。”
说完,他拉开门,径直离去。
杨占青独自坐在休息区,看着茶杯中浮沉的茶叶,久久没有动。
李建明的话,像一块石头投入他心湖,激起层层涟漪。
师兄的情分,权力的交易,高层的博弈,潜在的风险……这一切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他脚下这条布满荆棘的道路。
他知道,从今天起,他与李建明的关系,不再仅仅是师出同门的“师兄弟”,更增添了一层互相利用、互相支撑,也可能互相提防的“盟友”关系。
这是一股强大的助力,但也可能是一把双刃剑。
活水已经引入干涸的渠道,但随之而来的,或许是更汹涌的暗流。
他端起茶杯,将微凉的茶水一饮而尽。
无论前路如何,他都必须走下去。
……
市纪委资料室,空气弥漫着一股陈年纸张和灰尘的混合味道。
于伟成就坐在这味道里,他的面前堆着的事他曾嗤之以鼻,如今却成了他全部世界的档案。
自从王连国倒台,他曾经作为王连国大秘的他也如同这堆档案一样,被‘发配’到了这里。
他的身上没有了以前的意气风发,有的只是肉眼可见的疲惫。
这么些天来,怨恨无不在他心底盘踞,像条毒蛇一样。
他恨杨占青,恨那个不知从哪儿冒出来的毛头小子,竟然敢断他前程,纵使王连国倒了,就可以把他从权力的边缘一脚踹到边缘?
特别是最近,他通过残留的渠道,听说杨占青如何受到周局长和李主任的看中。
如果给他喘过来,那……王连国的那些秘密……
想到这里,他不敢在想下去,每多想一点,心里的毒液就多一分。
他知道自己现在势单力薄,明面上扳不倒杨占青,所以才想出来钱有德这条线。
可光凭这……还不够。
京州的水深,徐局、张书记那些人或许不会轻易被一个小小的杨占青撼动。
可他不行,而且……如果能找到一个机会,把他彻底钉死,那我……
一想到这里,于伟成在脑海中寻找着能用的棋子。
很快,一个身影就浮现在他的脑中。
小张,专案组刚来的办事员,一个刚进单位的没几年的年轻人。
学历不高,家里没什么背景,做事勤快倒勤快,就是有点……没见过世面。
于伟成记得,以前在专案组,他因为一次小失误差点被王连国训斥,是他顺手替小张说了句话,免了他一顿排。
而这样的年轻人,要么感恩戴德,要么……拿捏。
最重要的是,他就在杨占青身边!
于伟成觉得这是个机会,他要从小张这里撕开一道口子,然后……借刀杀人!
在杨占青忙于酒局时,于伟成每次都会趁他不在,与小张‘偶遇’。
食堂、办公楼走廊、或者下班时在门口。
于伟成总是热情打招呼,而小张见到于伟成,虽显得有些拘谨,但他知道,于伟成以前是王连国的大秘书。
他虽然现在靠山倒台了,可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而且体制内的人,总是不愿意轻易得罪谁。
一来二去,两人的关系,也就走的近了。
几次接触后,于伟成觉得火候差不多了,就约小张晚上出来参加个酒局,说是给年轻人一些‘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