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33年美术生上台开始,大多数德国人都是追随着他提出的大德意志帝国的梦想不断前进。
这是理所当然的。
仔细想想这个国家从前过的是什么样的日子。
政府无能昏聩,外部大量的国债,国内的向下压迫。
这一切在经济危机中都被无限放大。
贫困,失业,穷人饿死街头,中产几十年的储蓄被超发的货币击碎。
他们不够努力吗?
德国人是勤勤恳恳的民族,思来想去他们只能从外部找原因。
一战的失败?
阶层的压迫?
不同的答案中产生了一个个不同的党派。
而其中,美术生脱颖而出了。
他的的确确为迷茫的,受辱的德国人描绘出了那个梦想中的德国,大德意志帝国!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
即便有人对他的主义不感兴趣或者保留态度,但是他在上台之后,确实在很短的时间内创造了许多值得吹嘘的政绩。
就业率上升、消费品充裕。
在整个国家探索方向的过程中,美术生要比意大利那位聪明的多。
他一直不愿意下令动员全德国的经济和社会力量投入战争,他坚持将生活消费品的生产维持在相当高的水平。
以此来确保国民的士气和民心。
直到战争的最后几年,德国社会服务业的从业人员数量仍然与战前保持一致。
但是直到1944,特别是1945年初。
苏联和盟国 军队从东西两线同时向德国本土发起进攻,德国 军队遭受致命打击,经济也因为大片国土沦丧而陷入停滞。
1945年1月30日,美术生的总建筑师,军备和战争生产部长阿尔伯特·施佩尔向美术生交了一份报告。
这份报告的核心非常简单:
“德国已经输掉了战争。”
当时鲁尔工业区遭到接连不断的轰炸,西里西亚如今也落入苏联红军之手。
施佩尔据此判断,德国铁路、工厂和发电站储备的煤炭只够用2个星期。
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德国1945年的煤炭产量只有1944年的四分之一钢产量只有六分之一。
由于燃料极度缺乏,驻克雷菲尔德的一个拥有 37架飞机的战斗机大队每三天只能起飞一次,作战半径仅有100千米。
施尔1944年10月视察驻意大利第10集团军时。
发现当地驻军的150辆卡车竟然用牛来牵引。
“在失去西里西亚之后,德国的军事工业再也无法满足前线对弹药、军械和坦克的需求了……
从现在开始,面对敌人庞大的资源优势,单靠士兵的英勇作战是不行了!”
【非常明智的判断。】
【德国的聪明人真的不少啊。】
【是的,从产能跟不上的时候,德国就已经输了。】
【坦克,飞机的时代,没有办法。】
【德国高层的诸位这个时候已经开始动摇了。】
正在直播间讨论时,又一枚炸弹落入了柏林。
此时的柏林,几乎遭到全天24小时的不间断轰炸,白天是美国陆军航空队的攻击,夜晚是英国皇家空军的轰炸。
一些头脑清醒的德军官员和柏林市民已经认识到,敌人在几周内很快将攻陷这座城市。
而他们盼望的并非是德国国防军能够取得某种程度的胜利。
而是希望攻占柏林的是英美联军。
柏林人的内心在感到绝望的同时,竟然有着一种难以名状的期盼。
一名德国家庭主妇说:
“我时刻准备走上战场阻击苏联红军,一直坚持到美国人到来。”
除了普通的柏林民众外,德国陆军总参谋部也抱着几乎同样的想法。
甚至就连最高统帅部也有着类似的想法。
他们普遍认为美英与苏联之间的盟友关系将很快分崩离析。
投降?
美术生和他的幕僚们讨论的问题是如何与西方盟国达成某种条件的妥协,然后联合对付共同的敌人——苏联。
美术生到了这个时候终于采纳了隆美尔的建议。
虽然隆美尔已经过世一段时间了。
联合英美法,对付苏联。
这不是幻想,这关乎意识形态。
德国高层深信,由于苏联和西方盟国在地缘政 治和意识形态方面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他们之间的同盟将很快崩溃。
1月27日,就在苏军离柏林只有160千米的时候,元首依照惯例举行元首议会。
元首说着:“你们认为英国人对于苏联人的这些进展会高兴吗?”
戈林最先回答:“他们当然不希望我们会挡住他们,而让苏联人占领整个德国。
我们会像疯子一样地抵挡他们,而让苏联人步步进逼,现在差不多占领了整个德国!”
约德尔也说:“他们一向对于苏联人怀有戒心。”
戈林:“如果照这种情势发展下去,几天之内我们就会从英国人那里收到一份电报!”
【我原本以为英美有机会和德国联合的,看到戈林也这么想,我突然又觉得没机会了。】
【本来是有机会的,阿登高地不送的话。】
【现在的德国没有联合的必要了。】
英国人的电报始终没有到来。
越来越多的官员开始拿着自己拟定的和平方案与英国人或美国人私下进行沟通。
但是这种临时抱佛脚完全无用。
自从19世纪初拿破仑军队横扫欧洲以来,德国 军队第一次与敌人在自己的国土上进行战斗。
对于德国的战士来说,尤其是元首的拥护者来说,接受失败和有条件投降是一件难以想象的事情。
在苏联红军和盟军大兵压境时,元首就如同过去的苏联一样签署了“焦土政策”。
“所有人类文明的成果,凡位于有可能被敌人占领的地区,都必须彻底予以摧毁。”
任何东西,任何是人民建造出的东西都必须夷为平地。
“对于敌人,绝不能把任何一棵日耳曼人的麦穗留给他们食用绝不能有任何一张日耳曼人的嘴巴向他们通风报信,绝不能有任何一只日耳曼人的手臂伸出去帮助他们!
将他们面前的每一座桥梁摧毁,每一条道路堵死!
除了死亡、灭绝和仇恨以外,让他们什么也得不到!”
柏林市民每天都生活在这样的宣传之下,然后他们整日目睹着那些潮水般涌入柏林的东部难民们的悲惨遭遇。
这让柏林市民对苏联人产生了一种近乎绝望的恐惧。
他们将对方看成嗜血成性的“恶魔”。
比如苏联人用火焰喷 射器将神甫们活活烧死、将活人的舌头残忍地钉在桌子上。
这些谣传因为苏军自身的宣传而让德国人更加确信。
游戏时间重新回到1945年4月中旬。
秋风和清小青也再次加入游戏。
只不过他们分属于两个阵营。
秋风是进攻柏林的苏军,而清小青则是柏林最后的一点守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