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战役,是苏联红军对德国准备的最后一击。
德国人不会轻易放弃一寸领土,在美术生的指挥下,德军一定是死战!
苏军清楚的知道这一点。
虽然苏军将士早已对战争产生了厌倦,但是却有一种坚定的信念在始终激励着他们。
那就是攻下柏林,把红旗插到“第三帝国”国会大厦的顶端!
对于德国发动进攻始终都是由朱可夫元帅全程指挥。
“我们全体将士斗志昂扬,都希望亲眼看到攻克柏林的那一天。这同时也是我的愿望,我全身上下都洋溢着这种热情。”
这是苏军方的士气。
镜头转到清小青这边,双方士气的差距肉眼可见。
清小青手里拿着的是德国党报。
党报的头版头条:“我们正面临着一场全新而又严峻的考验。”
文章内容报道了苏军潮水般渡过奥得河,即将到达柏林的消息。
文章的目的是以鼓励德国守军的柏林居民。
但是聪明人都知道这样的情况意味着什么。
“咬紧牙关!要像魔鬼一样展开战斗!不要轻易丧失斗志!决定命运的时刻到了,我们要殊死一搏!”
这样的激励让柏林的居民更加清楚。
德国要完蛋了!
或许居民还有活下去的机会,但是作为守军的士兵,他们一定是完蛋了。
士已经崩溃了。
清小青看着身边一张张低垂的头。
她之前一直在苏军中作战,苏军高昂的士气她非常清楚。
“没有任何机会了。”清小青心想。
居民的恐慌由于最近听到的消息还在不断加重。
4月13日,苏军占领了维也纳;4月16日,苏军向奥得河发起进攻;同一天,美军占领了纳粹重要城市纽伦堡,20世纪30年代这里是德军的大本营。
布拉格、林茨和慕尼黑也都岌岌可危,随时有可能被攻克……
城市内的气氛压抑到了极点。
整个柏林城准备进行最后的抵抗,所有公路和街道的路障都被关闭。
而在柏林城外。
随着最后一支拱卫柏林的集团军,第9集团军被彻底击败,德军已经完全没有能力阻止苏军进入柏林。
【我说实话,最能够决定柏林命运的战斗已经结束了。】
【是的,已经结束了。】
【落幕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进攻柏林,只剩下走个形势了。】
4月20日一大早,苏军的轰炸机就展开了攻击。
这一天刚好是元首的生日,他11点才起床,比平时晚得多。
就在元首准备向前来参加自己生日的贵宾们敬酒时,盟军的轰炸机也给他送来了一份生日礼物——对柏林城的最后一轮空袭。
生日会上不至于乱作一团。
但是敬酒祝福的环节还是被打断了。
急匆匆围上来的顾问开始劝说美术生离开柏林。
不知为何,元首比往常更加优柔寡断。
副官和顾问们竭力劝说他,此时还有可能离开柏林。
但元首举棋不定。
“离开柏林,又能到哪里去?”
就在元首犹豫时,苏军第3突击集团军步兵第79军的远程火炮开始对柏林城发起第一轮地面炮火突击。
第47集团军步兵第125军成功占领了柏林东北部15千米处的贝尔瑙,第3突击集团军和近卫坦克第2集团军成功穿过德军第三道防线的沼泽地带。
秋风直播间的视角里,苏军进攻神勇。
德军的防守不堪一击。
只要到空旷地区,装甲部队就在步兵前面快速开路,向城市东北郊的拉登堡和泽普尼克冲去。
同时,第5突击集团军、近卫坦克第12军和坦克第11军部分兵力彻底突破德军第三道防线,准备进攻施特劳斯贝格。
快到中午的时候,元首和随从们从地下室里走了出来。
呼吸着夹杂着一点硝烟味的新鲜空气,头顶的阳光有一点刺眼。
元首走到总理府的花园里。
林逸直播间的视角对准了他。
所有人都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元首。
他走路时弯着腰,双手止不住地颤抖,但更令人惊奇的是,当他站在花园的检阅台上时,他的身上竟然爆发出了无穷的力量。
就是这股力量,让德国人始终追随。
“苏联人将在柏林城下遭受最惨重的失败!”
元首的语言依旧充满自信。
但是那些元首一直以来的追随者们,已经开始害怕了。
害怕元首突然在某一刻倒下。
好在他没有倒下,依然坚 挺着给那些花园中接受检阅的“娃娃兵”们,授予勋章,并同他们握手。
曾几何时,德国那样的强大,如今却要靠这些乳臭未干的孩子来守护。
直播间中也没有人再嘲讽元首了。
对于这个德意志帝国的缔造者,弹幕上更多的是惋惜。
花园中的检阅仪式结束后,元首最后一次回到地下室,召集高层将领开会。
将军们都在请求元首撤离,但是遭到了拒绝。
元首还没有放弃。
“柏林之战将是挽回败局的唯一契机。”
将军们虽然不知道,这个所谓的契机在哪里,但是也只能听从。
不过,元首为了向这些将军们表示让步。
同意将在德国南部和北部建立两个司令部,邓尼茨海军上将负责对德国北部行使全部军事指挥权。
而元首本人则阿尔卑斯防御工事内指挥南部的战争。
元首还批准德国官员,军事领导层大批人员南撤,或者按照邓尼茨的想法向北撤退,为此总共签发了2000多张撤离首都的许可证。
那些要员们拿到许可证后,着急离开,乘飞机逃走了。
留下来和元首一起守卫柏林的只有一少部分亲信。
虽然他们知道自己这次留下,一定会死在这里。元首在会上说的那些不过是给德国留了一个未来。
一个没有他自己的德国未来。
“元首。”
参谋长汉斯·莱菲尔上校想要搀扶起元首,但是被元首甩开了。
汉斯·莱菲尔反而非常高兴。
检阅前的元首,简直让他感到陌生,而现在的元首才是他熟悉的那位!
德意志的领导者!
“德国一定还有未来!”
美术生走出地下室,门外刺眼的阳光照得他几乎抬不起头。
几道光线照进地下室内。
地下室内没有离开的人都站起身,追随着元首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