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近半个月的暗中调研和信息汇总,林国栋对江城那两个潜力地段的未来价值,已经有了远超常人的清晰判断。
这是一块尚待雕琢的璞玉,一旦政策的东风吹来,其光芒将无可估量。
家中书房,林国栋再次摊开那张标注得密密麻麻的江城市地图。
他的目光在城东纺织厂片区和城南铁路家属区周边来回逡巡,脑海中飞速地权衡着利弊。
“城东纺织厂片区,优点是地理位置相对核心,一旦改造,商业价值和居住价值提升会非常快。”
“而且产权相对单一,主要是那几家老国企的土地和职工宿舍,政府主导推动的意愿会更强。”
“但缺点也明显,涉及的职工和居民数量庞大,拆迁安置的复杂性和时间成本难以估量。”
“如果不能快刀斩乱麻,很容易陷入泥潭。”林国栋暗自思忖。
“城南铁路家属区周边,则更靠近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已经有了一些商品房开发的迹象,市场化的氛围更浓。”
“这里的机会可能更多样化,既有可供整体开发的地块,也有一些产权清晰、位置优越的独立院落或临街商铺,适合小规模、高效率的精准投资。”
“但土地性质可能鱼龙混杂,需要仔细甄别,而且已经有一些本地的小开发商在活动,竞争也开始显现。”
林国栋的手指在地图上轻轻敲击着,心中渐渐有了一个初步的战略方向。
他决定,两条腿走路,但各有侧重。
对于城东纺织厂片区这种大规模的旧城改造项目,以他目前的实力和资源,想直接参与整体开发是不现实的。
但他可以尝试以点带面。
在改造计划尚未明朗之前,以相对较低的价格,收购几处位于未来规划核心区域、产权清晰、且具有商业改造潜力的小型物业。
像是临街的老旧商铺或者位置独特的独立院落。
这些物业,在未来改造时,无论是直接获得高额拆迁补偿,还是参与后续的商业开发置换,都能获得丰厚的回报。
而对于城南铁路家属区周边,他则可以将目标锁定在那些“小而美”的机会上。
比如,寻找一些因为原业主急需用钱,或者产权略有瑕疵而价格被低估,但可以通过合法手段解决的独立房产。
这种机会,往往需要更敏锐的眼光和更灵活的操作手段。
“无论是城东还是城南,核心都在于‘信息差’和‘时间差’。”林国栋心中明了。
“必须在政策完全明朗,大批热钱涌入之前,完成布局。”
方向既定,接下来便是资金的整合与分配了。
林国栋仔细盘算了一下自己目前的家底。
拆迁款一百万里,七十万定期,二十万国债,这九十万是家庭的压舱石,轻易不能动。
剩下的十万活期,是“林氏家庭发展基金”和应急备用金,他也不打算全部挪用。
林记净水目前的运营资金账户上,盈利和流动资金加起来约有十五六万元,这笔钱可以作为主要的投资来源。
粗略算下来,他目前能灵活调动的资金,大约在二十五六万左右。
“二十多万,在九十年代中期,对于个人来说已经是一笔巨款了。”
“但要想在房地产这个领域掀起大的浪花,还是显得有些单薄。”林国栋深知,房地产是资金密集型行业。
他想起了系统商城里那些价格不菲的“信息类”商品。
比如更高级别的《房地产投资实战指南》或者《江城市土地政策深度解析》之类的。
如果能购买一些,无疑能为他的决策提供更精准的指导。
但他目前900点的系统积分,还需要用在更关键的地方。
像是提升自身能力,或者购买一些能直接带来效益的道具或技能。
至于那辆桑塔纳,目前还抵押在银行。
虽然净水器的盈利足以提前还清贷款,释放车辆的抵押权,但这需要一些时间。
不过,一旦贷款还清,这辆车本身就是一笔可观的固定资产。
无论是将来出售变现,还是作为其他融资的补充手段,都具有一定的价值。
“看来,初期还是得以小博大,精打细算,滚动发展。”林国栋给自己定下了基调。
他决定,先从城南铁路家属区周边入手,寻找一到两个总价不高,但升值潜力巨大的小型物业作为突破口。
一旦成功,获得了第一笔房产投资的利润,再逐步将资金投入到城东纺织厂片区那些更具战略价值的目标上。
在具体的物业选择上,林国栋也有自己独特的考量。
他不仅仅看重地段和未来的拆迁补偿,更开始思考一些更深层次的“产品力”问题。
“现在的房子,很多都只是解决了‘住’的基本需求。”
“但在居住的舒适度、实用性、甚至邻里关系方面,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林国栋回忆起前世那些备受追捧的优质楼盘,它们往往在一些细节上做得非常出色。
比如,他想到,这个年代的很多住宅楼,普遍存在公摊面积过大、实用率不高的问题。
很多购房者其实是花了不少冤枉钱。
如果将来自己有机会参与开发,或者对收购的旧房进行改造,一定要想办法在设计上优化,提高套内实际使用面积。
哪怕牺牲一些华而不实的所谓“公共空间”,也要把实惠真正给到住户。
这在未来,绝对会成为一个巨大的卖点。
再比如,很多老旧小区的停车问题、绿化问题、以及缺乏老人和小孩的活动空间等,都是痛点。
如果能在这些方面有所改进,哪怕只是在自己收购的小院落里,预留出更合理的停车位,或者打造一个小小的共享花园,都能极大地提升物业的价值和吸引力。
“我要做的,不仅仅是简单的买入卖出,赚取差价。因为仅如此是跑不过已经完成了原始积累的大鳄的。”
“我要做的应该是,将一些超越这个时代的理念,融入到我选择和改造的物业中去。”
“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独树一帜,也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林国栋的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