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靖的硝烟悄然散尽,新的秩序已经开始。
穆寻以雷霆手段稳定了京城。
她麾下的精锐兵马接管了京城的防务,迅速逮捕了元康在京城的余孽,张贴安民告示,宣布戒严令,京城惶惶的人心逐渐安定下来。
三日后,新帝登基之日。
曾经的太子元辰,此刻身着龙袍,立于丹陛之巅。
殿前广场,文武百官依序而立。远处,全副武装的禁军按刀持戟矗立。
而在元辰身侧半步之位,穆寻身着金纹戎装,外罩一件轻便的银鳞软甲,长发高高束起,戴着一顶赤金凤翅盔,额前垂落的白玉珠帘恰到好处地半掩住她锐利的眉眼,不减武将的锋芒。
她是守护新朝的神将,也是新朝的定海神针。
吉时已到,钟鼓齐鸣,庄严肃穆的礼乐响彻云霄。
典礼由礼部尚书主持。
说起这个礼部尚书,才刚刚被穆寻从天牢里放出来。
此前元康无故将大部分对他不满的老臣统统关入天牢,自己封了一堆德不配位的新官。
待他败走之后,这些新官纷纷逃跑,生怕被秋后算账。
整个朝廷溃不成军。
穆寻直接来天牢提人。
天牢深处,潮湿腐臭。昏暗的油灯下,一个个曾经声名显赫的老臣蜷缩在肮脏的草堆上,眼神麻木。
穆寻的到来让他们震惊不已。
“奉新帝诏令:各位大人蒙冤受屈,今特旨释放,官复原职!”
……
穆寻一个个宣读着名字,这些须发皆白的老臣,颤巍巍地走出牢房。
他们不敢想象自己的耳朵,竟然还能等到被释放的一日?
看到英姿飒爽的穆寻,他们更是惊讶。
“穆将军,怎么是您?”
“诸位受苦了。”穆寻微微颔首,语气尊敬,“陛下已登基,朝廷正值用人之际,望诸位拥护新君,为北靖再出一份力。”
被抓的老臣们大多数是太子的人。在听闻元康逃窜、新帝即将登基后,无不老泪纵横长跪不起,哽咽高呼“新帝万岁”。
有部分是不愿站队的中直良臣,被怔怔地看着她,又看了看周围不断被释放出来的同僚,他们面面相觑,迟疑着不敢迈出牢门。
他们踌躇谨慎,不知新朝将如何处置。
他们既非新帝党羽,也非坚定的保皇派,只是想明哲保身,却终究难逃牢狱之灾。
此刻,他们对新朝充满了疑虑,新帝是否会清算他们这些不作为的官员?
穆寻看穿他们的犹豫,朗声道:“陛下有旨,凡蒙冤受屈、查无实据者,一律释放。朝廷正值用人之际,过往……只要诸位大人愿意摒弃前嫌,同心协力,辅佐陛下,过往种种,概不追究。”
她顿了顿,语气凌厉,“当然,若有人心念旧恶,或不愿为新朝效力,现在也可直言。陛下仁德,会准你们告老还乡。”
这些官员沉思良久,对于元康,他们深恶痛绝。这段日子他们已经领教过他的喜怒无常,狠戾毒辣,谁也不愿意再拥戴这样的君王。
而前太子素有贤名,只是当年忽然谋反才被废,他们也对此事存疑,如今听穆寻这么一说,倒是觉得合理。
若是他真的被冤枉,如今冤情昭雪,想必会是一代明君,大家开始争先恐后地表达忠心。
……
礼部尚书开始主持今日登基大典。百官屏息凝神静听。
"今查明叛贼元康在位期间昏聩暴虐,宠信奸佞,构陷忠良,残害手足,更兼通敌叛国,与北部部族暗通款曲,割让疆土,输送军械,罪证确凿!如此独夫民贼,岂配君临天下?今废其帝号,天下共讨之!"
随后他详细列举了当年所谓的谋逆案中种种漏洞百出的证据。在场之人无不愤慨。
"前太子元辰,仁孝德彰,却遭奸佞构陷,蒙不白之冤,"
说罢,他郑重收起诏书,转身面向元辰,深深一揖:
"国不可一日无君。太子元辰,仁德英明,智勇兼备,于国难之际挺身而出,拨乱反正,昭雪冤狱。今遵祖制,承天命,即皇帝位!"
元辰接过传国玉玺,缓缓在龙椅上坐定。
礼部尚书退后一步,朗声高呼:"百官朝拜!"
就在此时,朝阳金光洒满广场。
穆寻微微侧首,目光扫过全场,见到的是一张张心悦诚服的面容。
元康登基第一件事,对百官展示了元康当年犯事的确凿证据,令百官传阅。
“朕顺应天命人心继承大统,望与各位卿家,革除旧弊共开新局!”
元辰诚恳严谨的态度令百官折服。身为帝皇,他是万人之上,手握北靖大军,他本不需交代。
可他却主动将过往种种冤情一一说清,不但让众臣更觉他心胸宽广。
登基大典结束。
新帝元辰,正式成为这北靖的主宰。
站在他身旁的穆寻微微眯起了眼。看着龙椅上那个曾经温文尔雅的太子,如今已成执掌江山的帝王。
而她,将继续做他最锋利的剑,最坚固的盾。
元辰手里拿着沉甸甸的传国玉玺。
这一切,这本该属于他,在经历了那么多年的隐忍和屈辱之后,终于回到了他的手中。
一股复杂情绪在他胸中翻涌,夙愿得偿,物是人非,更有一种恍如隔世的虚幻感。
他看着身旁的穆寻。
是她,在他最绝望时给了他希望,将他从死亡的边缘拉回,肃清了顽抗之敌,也是她,为他赢得了百官的敬畏。
没有穆寻,就没有他的今天。
他对她感激。但这其中,似乎又掺杂了些别的东西。
她不仅仅是一个臣子,更是一个……独特的存在。
一种混合着感激、钦佩、依赖以及更深层次的情感,早就他心中悄然滋生。
他的眼神不自觉地变得柔和。
容骞静立于一隅。他全程目睹了登基大典,也清晰地看到了新帝看向穆寻的眼神,绝不仅仅是君王看待重臣的眼神。
他的眉头蹙起,心中涌起一股酸涩沉闷之感,胸口发堵。一种微妙的危机感和占有欲悄然升起。
他知道穆寻志在天下,但帝王的倾慕,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