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维扬院士,材料科学泰斗。
此刻正因他提出的超导材料室温化吗,十年内不可能的论断,遭到学界激进派的猛烈抨击,处境微妙。
但他那篇被暂时搁置的,关于新型拓扑绝缘体材料的基础研究论文,将在五年后引发一场电子工业革命。
李正源,正源资本创始人,此刻正因,互联网崛起,而在实体产业被互联网打压的前夕。
精准抽身而被视为运气好,其低调布局的几个冷门生物医药初创公司。
将在未来十年成长为千亿市值的巨头。
还有那位刚回国不久、在母校北阳大学物理系担任讲师的青年学者赵启明。
他此刻正在实验室里捣鼓的、被同行认为异想天开的量子比特操控方案,将成为未来量子计算机实用化的关键路径之一……
这些人,此刻或寂寂无名,或身处困境,或备受争议。
但在杨占青重生的记忆里,他们才是未来十年真正撬动产业格局、引领时代浪潮的巨擘!
他需要的,不是会展中心里那些追逐短期利益、被各地市政策红包吸引来的热闹资本。
而是这些能真正扎根新区、孵化未来的源头活水。
忽然!
杨占青的手机震动。
他掏出一看,是新区招商局局长王鹏的短信。
“杨区长,名单上最后一位,启明星科技的陈哲先生,确认出席。所有邀请函已由专人送达,保密协议签署完毕。场地、议程、保密措施已按最高预案反复核查。”
杨占青指尖在屏幕上轻点回复。
“收到,按计划执行。”
车子驶入新区,穿过绿树成荫的道路,最终停在一栋通体采用深色玻璃幕墙的建筑前。
这里正是静庐一号公馆。
在外人看来,这里安静得与几公里外的会展中心恍如两个世界。
杨占青推开车门,目光投向公馆顶层。
……
当晚,省委省政府为招商大会举行的盛大欢迎晚宴,在省宾馆宴会厅举行。
水晶吊灯流光溢彩,衣香鬓影,觥筹交错。
省领导们端着酒杯,在各地市主官和重点客商的簇拥下穿梭,谈笑风生。
场面话、恭维话、试探话交织在一起,气氛热烈非凡。
杨占青作为被,周清光亲自承认,赋予他拥有新区最高权限的他,自然也在场。
只见他端着酒杯,脸上挂着微笑,与几位同僚应酬着,但他的心思早已不在眼前的热闹上。
他注意到主桌那边,分管招商引资的副省长马国华,正红光满面地与几位南方来的制造业大亨谈笑。
周围还挤满了各地市的一二把手,争相介绍着自己的优势。
马天放更是活跃,声音洪亮,拍着胸脯保证着什么。
省长周正明端着酒杯,笑容温和,目光却扫过全场。
他看到了人群边缘、神情略显疏离的杨占青,微微颔首示意。
杨占青举杯遥遥回敬。
杨占青认识这位省长,他也是周清光背后的大神。
晚宴进行到高潮,气氛愈加热烈。
马国华副省长显然兴致很高,他环视全场,目光落在杨占青身上,带着几分酒意和调侃。
“小杨啊!今天各地市都亮家底了,你们新区可是我们省里的改革试验田,藏着什么压箱底的好宝贝,也该拿出来给我们开开眼了吧?不能总这么低调啊!”
他声音不小,引得周围不少目光都聚焦到杨占青身上。
有人跟着起哄:“是啊杨区长,藏着掖着可不行!”
“新区肯定有大动作,杨区长快透露 点!”
杨占青迎着众人的目光,脸上笑容依旧温和,不卑不亢地举了举杯。
“马省长,各位领导,新区确实还在打基础。这次来,主要是向兄弟地市学习宝贵经验。我们的一点想法,比较初步,也怕贻笑大方,就不在这大场合献丑了。”
这话说得滴水不漏,谦虚至极。
马国华哈哈一笑,显然很满意杨占青的识趣和低调。
张天翼老在他耳边,念叨这杨占青怎么样怎么样。
可今天一看,这个管辖新区的美阳区副区长,还是太嫩,放不开手脚。
他拍了拍旁边一位大亨的肩膀。
“看到没?我们的小杨区长就是太谦虚!搞经济工作嘛,该出手时就得出风头!你们临湖那个五百亿的产业园项目,我看就很有魄力嘛!”
话题又被他带回了自己的得意之作上。
杨占青微笑着,不再言语,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辛辣的液体滑入喉咙,他眼底深处却是一片深潭。
喧嚣是他们的。
而真正的战场,在明日的“静庐”。
……
翌日清晨,当省国际会展中心再次被喧嚣的锣鼓和人声淹没时。
静庐一号公馆顶层,那间名为观澜的多功能会议厅内,却弥漫着一种沉静与张力。
隔音门紧闭,深色遮光帘严密地拉拢,只留下顶部的灯光,照亮中央一张椭圆形黑胡桃木会议桌。
桌面被擦得锃亮,上面摆放着姓名牌、矿泉水、同声传译接收器和保密协议。
空气里弥漫着能让人精神沉静的雪松冷香味道。
八点五十五分。
受邀者陆续抵达。
没有随从,没有闪光灯和记者,只有身着深色西装、训练有素的服务人员引导他们落座。
每个人都行色匆匆,面容沉静,甚至带着一丝疑惑。
张维扬院士穿着熨帖过得灰色中山装,头发一丝不苟,但眉宇间有着一丝郁色。
他环顾这低调到近乎隐秘的环境。
心中对那位年轻的杨区长,所说的“未来产业闭门研讨”依旧存疑。
李正源一身深蓝色西装,习惯性地观察着每一个细节。
他很好奇,是什么让这位地方官员有底气越过省里的大会,单独邀请他?
赵启明显得有些拘谨,作为名单上最年轻的一位。
他推了推鼻梁上的黑框眼镜,安静地在自己名牌后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