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星科技的陈哲,目光扫过在座几位,心中的惊讶更甚。
九点整。
会议厅侧门被人打开,在众人的注视下,杨占青走了进来。
没有大集会的那种寒暄,也没有什么开场致辞。
杨占青身穿深色西服,身形挺拔,步履从容,直接走向主位。
他的目光扫过在座的每一位,发现少了中科院的柳川汁,眉头微皱。
杨占青略微思考,随即开口道:
“感谢各位,能够在百忙之中莅临新区这个小小的研讨会。时间宝贵,我们就不等没来的人了。今天,不谈虚的,只谈未来十年,真正能改变世界、重塑产业格局的核心力量在哪里,以及我们新区,能为这股力量的崛起做些什么。”
他按动手中的遥控器,身后的屏幕就亮了起来。
只见屏幕上刚出来《颠覆与重构:未来十年核心产业跃迁路径与新区机遇》的标题时。
柳川汁就推门走了进来。
柳川汁推门而入的动静,引起了众人的注意。
他约莫五十多岁,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
身穿一件夹克,胸口别着中科院的徽章。
脸上挂着一丝歉意笑容,目光扫过全场。
“各位,实在抱歉,路上耽搁了,省里几个领导临时召集开个短会,讨论招商大会的重点项目协调问题,刚脱身。”
柳川汁的这番解释,直接点出自己与省领导的联系。
杨占青听着他的解释,明白他话中意思。
将省里的招商大会与眼前这个闭门会做了对比。
其中意思,不言而喻。
他一边说着,一边很自然地走向张维扬院士旁边。
发现没椅子,直接搬了把椅子坐到张维扬的身边。
在这个过程中,他的目光扫过屏幕上的标题时,嘴角向下撇了一下。
虽然那弧度转瞬即逝,可却被杨占青看了正着。
再加上他肆无忌惮搬动椅子的声音,让杨占青的心中不悦。
见此情况,杨占青决定不搭理他,更当没听见他的解释,继续讲话。
“首先,材料。像张院士主张的室温化,十年内依旧是物理圣杯,可望不可及。”
“但基于新型拓扑绝缘体材料的下一代低功耗、超高频率芯片衬底技术,将在五年内迎来爆发性突破,彻底改变高端集成电路的竞争格局。”
一直面无表情的张维扬院士,身体不易察觉地前倾了一下。
“第二,是生物医药……基因编辑工具,我觉得是未来二十年的方向,李总的正源生命科学孵化器在此领域的布局,实在令人钦佩啊。”
李正源微微颔首,眼神沉静。
柳川汁脸上那抹笑容僵了一下,眼底掠过一丝愠怒。
他堂堂中科院研究所所长,何时被人如此彻底地无视过?
尤其是在这种场合,当着张维扬、李正源等人的面!
这年轻的地方官,架子未免太大了!
他重重地拉开椅子坐下,动作带着明显的不满。
椅脚与地面摩擦,发出轻微的刺响。
杨占青知道这位柳川汁,未来通过一些小手段,把中科院授予他的地块,直接转化成私企。
他也摇身一变,从一位科研人员转变成身价千万的总裁。
杨占青继续无视他,阐述自己岁能源、人工智能的路径。
会议室内除了他的声音,只剩下翻动保密协议的声响。
然而,当杨占青讲到人工智能这块时,并断言人工智能是研究未来量子计算的重要方式时,柳川汁终于忍不住了。
“嗤……”
一声嗤笑,在杨占青话音刚落的间隙,突兀地响起。
所有人的目光聚焦到柳川汁身上。
柳川汁靠在椅背上,双手交叠放在小 腹前,脸上带着一种玩味笑容。
“杨区长,不是我泼冷水啊。搞经济工作,脚踏实地最重要。”
他摇了摇头,语气带着夸张的惋惜。
“这种放卫星的话,我们搞科研的,私下里说说提振士气也就罢了。拿到这种规格的会议上,对着各位学界前辈讲,是不是……有点太儿戏了?”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脸色涨红、呼吸急促的赵启明,又转向面无表情的李正源和眉头紧锁的张维扬,仿佛在寻找认同。
“量子计算,那是国际顶尖实验室都在攻坚的世界级难题!哪一项不是需要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基础积累?相干时间延长?就凭一个人工智能?哈!年轻人有冲劲是好事,但脱离实际、好高骛远,那就是给地方发展埋雷了!”
他这番话,不仅全盘否定了杨占青的判断。
更是将杨占青定位成了一位门外汉,甚至影射其为了政绩放卫星。
矛头直指杨占青的权威和专业性,更是将地方官不懂科学的标签狠狠砸了过来。
会议室的空气降到了冰点。
之前的震撼与专注被一种尴尬、紧张所取代。
就在这时……
砰的一声闷响。
一直紧抿着嘴唇,身体微微发抖的赵启明猛地站了起来。
他的动作太急,鼻梁上的黑框眼镜都滑落下来,挂在鼻尖。
他顾不上去扶,双手撑在桌沿,因为激动,声音都在发颤。
“柳所长!我的模拟结果能证明!杨区长说的技术路径完全可行!相干时间延长在理论上已经突破,我们现在就在做样机验证!绝不是什么放卫星!”
赵启明的脸涨得通红,眼睛里燃烧着被轻视。
以及对自身研究成果的坚定捍卫。
他像个被踩了尾巴的狼狗,试图亮出自己最锋利的爪牙。
他不容有人都没看过,就质疑自己,耗费十年凝聚的理论模型。
柳川汁显然没料到第一个跳出来反驳他的,会是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人。
他愣了一下,随即眼底的轻蔑更浓,仿佛看一个不懂规矩的愣头青。
“哦?我知道你,北阳大学的年轻人,有热情是好事。但理论模型和工程实现,那是天壤之别!纸上谈兵谁不会?实验室里做出个玩具,和能产业化的实用处理器,中间隔着太平洋呢!你懂什么叫工程化吗?懂什么叫稳定性吗?”
他语速加快,带着咄咄逼人的气势,试图用资历和经验将赵启明压下去。
赵启明被这连珠炮似的质问噎得一时语塞,脸更红了。
他的身体微微颤抖,却倔强地梗着脖子不肯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