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那头,李建军沉默的时间比预想的要长。电流的嘶啦声混杂着顾沉舟自己平稳的呼吸。
“遗书?”李建军终于开口,语气听不出喜怒,“就凭这个?”
“不止。”顾沉舟语速平稳,目光扫过实验室紧闭的门窗,“遗书的形式完美得反常,不像绝笔。现场氰化物气味浓烈,但发现异常的保安最初是从门缝闻到‘怪味’。”
“如果门窗真的如监控所示一直紧闭,这种挥发性气味的扩散程度值得怀疑。另外,实验室内部无监控,所谓的‘绝对密室’存在盲区。”
他顿了顿,给出结论:“疑点足够,不能按自杀结案。”
李建军在那头啧了一声,似乎揉了揉眉心:“行,我知道了。你按你的思路查,市局这边我给你顶着。宝山分局和校方那边,我去沟通。但要快,证据要扎实。”
“明白。”
电话挂断。顾沉舟收起手机,看向脸色依旧难看的刘队和一脸不忿的刘远洲。
“刘队,李队说了,案件重新侦查,请宝山分局的同志配合,封锁现场,所有证物,包括那封遗书,立即移交市局技术部门进行深度检验。”
刘队张了张嘴,想说什么,最终只是重重叹了口气,挥挥手:“按顾警官说的办。”
形势比人强,市局支队长的直接指令,他不得不从。
刘远洲梗着脖子,还想争辩,被刘队一个严厉的眼神瞪了回去,只能愤愤地踢了一脚旁边的废纸篓。
赵峰这会儿彻底醒了,凑到顾沉舟身边,压低声音:“沉舟,真不是自杀?这现场……太干净了。”
“太干净就是问题。”顾沉舟转身,再次看向那间冰冷的实验室,“凶手很聪明,布置了一个近乎完美的自杀现场。”
“但他忘了,人不是机器,情绪崩溃时写下的文字,不可能像打印出来一样规整。”
东海大学化学系办公楼,气氛凝重。
顾沉舟和赵峰首先约谈了李明的导师,项目负责人张教授。张教授五十多岁,头发梳得一丝不苟,戴着金丝眼镜,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脸上带着公式化的沉痛,但眼神里缺乏真正的悲戚。
“李明啊……是个好苗子,就是心思太重,钻牛角尖。”
张教授推了推眼镜,语气带着学术权威特有的傲慢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推诿,“这次的项目,压力确实大了点。”
“几次关键实验数据不理想,他可能就……唉,年轻人,承受能力还是差了些。”
顾沉舟翻看着项目资料:“听说,您和李明不久前因为成果归属问题,有过争执?”
张教授脸色微变,随即恢复自然,语气冷淡了些:“学术探讨而已。我是项目负责人,把握大方向,纠正学生的错误思路,是分内之事。这和他的意外……没有必然联系。”
“案发当天下午,您在什么地方?”
“我在家里,我爱人可以作证,或者你们可以去查我小区的监控。”张教授很从容的回答道。
第二个约谈的是李明的同门师妹林薇。
她坐在会议室里,双手紧紧捧着一杯水,指尖发白。女孩很清秀,脸色苍白,眼睛红肿,显然哭过很久。
但面对询问,她异常沉默,大部分时间只是摇头或点头,问到关键处,就死死咬住嘴唇,眼圈泛红,却一个字也不肯多说。
“你和李明关系怎么样?”顾沉舟问。
林薇低着头,长长的睫毛颤抖着。
“案发前后,你们有联系吗?”
她依旧沉默,只是用力摇头,眼泪终于掉下来,砸在手背上。
“听说有人见过你们一起在实验室加班到很晚?关系似乎比同门要亲密一些,这些属实吗?”
林薇猛地抬起头,眼神里闪过一丝慌乱,随即又迅速低下,肩膀微微发抖。
赵峰递过纸巾,她也没接。
核查林薇的不在场证明,案发时她确实在外地参加学术会议,酒店入住记录、会议签到表齐全,看似没有作案时间。
“这姑娘,怪可怜的,看着不像装的。”赵峰有点挠头,“可她为啥啥也不说?”
“可能是恐惧吧。”顾沉舟看着林薇离开时单薄的背影,“要么怕说出什么引火烧身,要么……她想保护某个秘密,或者某个人。”
第三个,也是嫌疑最明显的,是李明的竞争对手,同系的博士研究生赵博。
赵博被叫进来时,眼神飘忽,坐下后手脚都不知道该往哪放,额角有细密的汗珠。
“我和李明?是……是有点矛盾。”赵博咽了口唾沫,“一周前,我们是吵过一架。他……他抢了我准备了很久的项目名额!我是一时冲动,说了气话……但我怎么可能真的把他怎么样!”
“你说‘不会让他好过’?”顾沉舟盯着他。
赵博眼神躲闪,声音低了下去:“就是……就是气话!吵架嘛,什么狠说什么……过后就忘了。”
“案发当晚,你在哪里?”
“我在宿舍!打游戏!我室友可以作证!”赵博急忙道,语速快得像背书。
核查赵博的室友,说法基本一致,但“打游戏”这种活动,时间记忆模糊,无法精确到分钟,存在时间差上的漏洞。
而且,赵博具备明确的动机和激烈的冲突前科。
所有线索,似乎都顺理成章地指向了赵博。
情绪失控、口出恶言、动机明确,甚至作案时间上也存在理论上的可能。
连赵峰都觉得赵博的嫌疑最大:“沉舟,这小子反应最大,也最符合‘因怨生恨’的套路。要不要申请搜查令,重点查他?”
顾沉舟站在化学楼走廊的窗前,看着楼下渐渐多起来的师生。
夕阳给校园镀上一层暖金色,却驱不散这栋楼里的阴冷。
线索指向赵博,太顺了,顺得像有人精心铺好的一条路。
争吵是公开的,动机是摆在明面上的,连时间线上的漏洞都显得那么“恰到好处”。
一个能设计出如此完美密室现场、连遗书细节都考虑周全的凶手,会留下一个如此显眼的、情绪外露的、几乎把“我有罪”写在脸上的嫌疑人吗?
这感觉,不像水到渠成,更像……栽赃嫁祸。
“赵博有嫌疑,但未必是终点。”顾沉舟转过身,眼神冷静,“赵峰,你能不能帮我查一查张教授家住什么小区?”
“既然他说在案发当天他在家,我想核实一下。”
赵峰愣了一下:“你是怀疑……?”
“我怀疑,有人想让我们以为赵博是凶手。”
顾沉舟看向那间依旧拉着警戒线的实验室,“而真正的凶手,正躲在后面,看着我们往错误的方向跑。”
夜色渐浓,化学楼的灯光次第亮起。
顾沉舟知道,这张看似平静的校园关系网下,暗流远比表面看到的更加汹涌。